[发明专利]一种多模式观察潜望镜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73402.8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6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高可至;高火涛;刘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3/08 | 分类号: | G02B23/08;G02B2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严彦;冯卫平 |
地址: | 43007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观察 潜望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模式观察潜望镜。
背景技术
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传统潜望镜的主要功能包括观察水面的舰船、对空观察飞机、估算被攻击目标的距离、将其方位和距离提供给火控系统、在潜没状态下实施地标导航或天文导航等。潜望镜构造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包括呈Z字形的镜筒1和镜筒1内的反射镜2、3,反射镜2、3置于Z字形两拐弯处,镜筒1的两端设有开口5、6。传统潜望镜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但它只适合一人操作观察,无法实现多人同时观察。
现代的潜望镜制造商应用微光夜视、红外热成像、激光测距、计算机、自动控制、隐身等光电技术的最新成果,开发出一系列新一代光电潜望镜。该潜望镜系统在昼光和夜间条件下部有相当好的观察效果,能有效监视海面和海空、收集导航数据、搜索和识别各种海上目标,观察到的图像可以录像供回放。但这类潜望镜技术复杂、体积庞大、驱动机构复杂、转动贯量大、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多模式观察潜望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模式观察潜望镜,包括呈Z字形的镜筒1和镜筒1内的反射镜2、3,镜筒1的两端设有开口5、6,反射镜2、3置于Z字形两拐弯处,其特征在于:设有分光镜4,分光镜4置于镜筒1内偏下处,分光镜4处垂直于镜筒1设有开口7;开口6、7中分别设有可开闭的挡光板8、9;镜筒1的内壁为黑色。
而且,将开口5作为取景框,通过开口6和7同时提供观察视窗。
而且,在开口7处设置用于将倒像纠正为正像的附件10,附件10包括直角镜筒13和反射面12,反射面12置于直角镜筒13内的直角处。
而且,在前方情况潜望观察时,关闭挡光板8,打开挡光板9,开口6作为取景框,开口5作为观察视窗。
而且,在后方情况潜望观察时,关闭挡光板9,打开挡光板8,开口7作为取景框,开口5作为观察视窗。
而且,在正上方情况潜望观察时,关闭挡光板9,打开挡光板8,开口7作为取景框,开口5作为观察视窗,在开口7处设置用于将倒像纠正为正像的附件10;附件10包括直角镜筒13和反射面12,反射面12置于直角镜筒13内的直角处。
或者,正上方情况潜望观察时,关闭挡光板8,打开挡光板9,开口6作为取景框,开口5作为观察视窗,在开口6处设置用于将倒像纠正为正像的附件10;附件10包括直角镜筒13和反射面12,反射面12置于直角镜筒13内的直角处。
而且,在作为观察视窗的开口处设置望远镜11。
本发明提供多模式远视潜望镜具有多方面优点:视觉范围大、可组合模式多,支持多人同时使用,多向观测使用;光学设计难度小、机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转动贯量小、方便灵活;可用于军事上目标监视和瞄准,也可用于工业以及其它任何需要人眼但不能直接进行空间多方位潜望、观察和瞄准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潜望镜构造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开口6和7同时观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开口6和7同时观察时倒像纠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前方情况潜望观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后方情况潜望观察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正上方情况潜望观察方式之一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正上方情况潜望观察方式之二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远视观察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多模式观察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利用一个分光镜实现多个光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系统结构参见图9,为了保证光线传输,设置的角度一般为45度:
(1)实施例在镜筒1的Z字形两直角拐弯a和b处,分别设计一面与镜筒1的轴线成45度的反射镜2和3。镜筒1的内壁最好涂为黑色,避免筒内光线反射影响成像清晰度。设置时保证两反射镜2、3的镜面彼此平行相对,两反射镜2、3的中心在镜筒1的轴线上。在镜筒1偏下(即接近反射镜3处)、设计一面与反射镜2平行的分光镜4,使光线一分为二;在分光镜4所在地、与镜筒1轴线垂直处设置一个开口7,可以采用分支镜筒的形式设置。为了实现前后方位观测,可在开口6和7处设计可开闭的挡光板8和9。
(2)为了纠正倒像,实施例提供了附件10。附件10包括一直角镜筒13,直角镜镜筒口径大小以能嵌套开口为准,在镜筒直角处设计一反射面12,反射面12与直角镜筒13轴线成45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34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照相功能的电子装置
- 下一篇:干涉相位差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