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废水好氧活性污泥池中泡沫的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73191.8 | 申请日: | 200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于萍;李海港;王黎明;林言闻;罗运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B01D19/04;C02F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 |
地址: | 43007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废水 活性污泥 泡沫 消泡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学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除废水好氧活性污泥池中泡沫的消泡剂及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背景
炼油废水通常的工艺流程为:隔油池→分离罐→浮选池→好氧活性污泥池→接触氧化池 →后浮池→总排。其中好氧活性污泥池在运行过程中时常会产生较多泡沫,随后的接触氧化 池也存在泡沫问题,泡沫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废水的处理效果。
目前使用的聚醚消泡剂最大的优点是抑泡能力强,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是破泡率低, 一旦产生了大量的泡沫,它不能一下有效地扑灭,而是需要新加一定量消泡剂才具有很好的 消泡、抑泡能力。
与其他消泡剂相比,聚有机硅氧烷类消泡剂化学性质稳定,副作用小,同时在用量很低 的时候也有很好的消泡能力和持久的抑泡能力,因而,很受青睐。但是,原始的聚有机硅氧 烷消泡剂活性是以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白炭黑为主要组分经过特定加工工艺处理得到的,如美 国专利US3383327公开的消泡剂就是这样,但是该消泡剂不能持久抑泡,抑泡性能比较差, 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应用;EP163541B1公开了一种用含末端羟基的聚有机硅氧烷在催化剂的作 用下由于含其他活性官能团的聚有机硅氧烷反应形成支链聚有机硅氧烷,并用此代替普通聚 有机硅氧烷,但是,本发明所得的消泡剂具有很高的粘度,难以将此乳化分散在水中,因此, 无法用于消除废水好氧活性污泥池中的泡沫。中国专利CN101422712A公开了一种消泡剂组合 物,该组合物是通过三甲基硅氧烷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有机树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交联,然后与白炭黑处理,得到消泡剂。该消泡剂具有较快 的消泡性能,但是,该消泡剂在非离子体系中才有较快的消泡速度,并且该消泡剂中使用了 有机树脂,将其用于处理废水中的泡沫,会增加废水系统的COD含量。
常规的炼油废水处理工艺中,好氧活性污泥池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多泡沫,随后的接触 氧化池也存在泡沫问题。好氧活性污泥池面上覆盖的泡沫层会影响废水与大气的接触,影响 好氧活性污泥的充氧量,泡沫还携带活性污泥浮于池面上,造成排水水质的某些指标超标。 因此,有必要开发出具有较强消泡能力和抑泡能力的消泡剂。并且该消泡剂的加入不增加废 水系统排出水的COD含量。以用来消除炼油废水处理工艺中产生的泡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较强消泡、抑泡能力,不 增加废水系统排出水的COD含量的消泡剂。并具体提供了一种消除废水好氧活性污泥池中泡 沫的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除废水好氧活性污泥池中泡沫的消泡剂,该消泡剂由活性组 分、填料、助消泡剂、表面活性剂和溶剂水组成,消泡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
活性组分:45-58%;
填料:12-23%;
助消泡剂:5-20%;
表面活性剂:10-20%;
水:3-15%;
所述活性组分为有机聚醚-硅氧烷共聚物;
所述填料为二氧化硅,其颗粒直径分布于3-15μm之间;
所述助消泡剂为碳原子数3~7的环烷醇;
所述的消除废水好氧活性污泥池中泡沫的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将配方量的有机聚醚-硅氧 烷共聚物和填料溶解到配方量的助消泡剂、表面活性剂和水的介质中,剧烈搅动混合,即得 所述消泡剂;
所述的消除废水好氧活性污泥池中泡沫的消泡剂消除废水好氧活性污泥池中泡沫的消泡 剂用于消除石化废水处理工艺中好氧活性污泥池中的泡沫,所述废水好氧活性污泥池中消泡 剂的质量浓度为0.0002%~0.030%;优选浓度为0.001%~0.005%。
该消泡剂为白色粘稠乳液,可以任何比例的水稀释,其具有许多优良化学惰性,它具有 表面张力低、消泡迅速、抑泡时间长、成本低、用量少、使用温度范围广、不影响被消泡物 的特性、不会同其它起泡物质发生反应;无毒、无污染,对环境无害,不伤害微生物,不影 响废水排放的COD。
采用本发明能明显抑制废水好氧活性污泥池的发泡趋势,保证了石化废水处理过程的正 常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3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燃性聚碳酸酯组合物
- 下一篇:阻气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