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V滑行艇艇型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72959.X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4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岳国强;张再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B1/16 | 分类号: | B63B1/16;B63B3/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行 艇艇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V滑行艇艇型,该滑行艇不但能使体积傅氏数
背景技术
滑行艇高速航速时,艇底部的滑行面大部分由水动力支撑,因排水体积的减少使滑行 艇的兴波阻力大幅度地减少。当艇体被抬起水面航行受波浪影响时,耐波性较差、航行失 速较大。为改善耐波性,通常将艇底的滑行面做成横向斜升角β较大的V型,该种艇型称 作深V滑行艇型。现有的深V滑行艇型,一般艇体舯部的艇底横向斜升角βB≥25°,艇体 艉部的艇底横向斜升角βA大致与舯部βB一样;艇体的横剖面形状从舯到艉不变,或略有 变化;中纵剖面的龙骨高度,由舯到艉一样,或略有变化的高性能船型。该船型虽然在波 浪中,抗风能力强、失速较小等,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静水航行时的阻力大,增加了主 机功率;2、起滑时的阻力峰值偏大,加速较慢;3、艉部的艇底偏低,不宜设置螺旋桨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深V滑行艇艇 型,它具有快速性和耐波性兼优的特点,并可方便在艉部艇底设置螺旋桨和减小推进轴系 的角度。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艇体,艇体横向呈V型,其 不同之处在于艇底舯部左、右两舷斜升角βB为20°~25°,艇底艉部左、右两舷横向斜 升角βA为10°~15°,从艇底舯部至艇底艉部的左、右两舷斜升角平滑过渡,呈递减状。
按上述方案,在艇底左、右两舷外侧折角处设内置式水平舭板,两侧水平舭板的宽度 为艇底舯部折角线宽度的0.15~0.25。
按上述方案,艇底中纵剖面由舯到艉的龙骨线高度上翘,上翘的去流角¢=3°~5°, 艇底艉端处呈反凹状。
按上述方案,艇底艉部折角线宽度W1与舯部折角线宽度W2之比W1/W2=0.9~1.0。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内置式水平舭板从艉端一直延伸到艏柱处,且艏艉的内置式水平 舭板宽度相等,艏部的内置式水平舭板可作为防溅条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体积傅氏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的侧视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也为艇体艉部横向结构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面,也为艇体舯部横向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艉端结构局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包括有艇体,艇体包括上面6、前 部7和左、右侧面9,艇体艉部为平直向上倾斜的尾封板4,艇底1横向呈V型,即横截 面为等腰三角形,以艇底中线为界构成对称的艇底左、右舷,艇体舯部左、右两舷横向斜 升角βB为20°~25°,艇体艉部左、右两舷横向斜升角βA为10°~15°,从艇底舯部至 艇底艉部的左、右两舷斜升角平滑过渡,呈递减状。在艇底左、右两舷外侧折角处5设置 内置式水平舭板8,两侧水平舭板的宽度为艇底舯部折角线宽度的0.15~0.25。说述的内 置式水平舭板艉端一直延伸到艏柱处,且艏艉的内置式水平舭板宽度相等,艏部的内置式 水平舭板可作为防溅条使用。艇底艉部折角线宽度W1与舯部折角线宽度W2之比 W1/W2=0.9~1.0,W1/W2值的选择范围,主要取决于艇底艉部横向斜升角βA。当βA值取 小时,W1/W2取大,反之取小。艇底1左、右舷按确定的横向斜升角向上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29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