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炉顶粗煤气管道平台吊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72920.8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9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四建;吴云飞;邱国平;胡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冶建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炉顶 煤气管道 平台 吊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炉顶粗煤气管道平台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中型高炉炉顶粗煤气管道平台(俗称炉顶刚架)设计为四层钢框架结构,其 由第1至第4层平台和将其连为一体的10根柱子组成,四层平台离地高度分别为84m、90m、 93m、98m,其设计形式为以第1层平台为基础,其它各层平台框架柱、梁、支撑均座落在 84m平台上,所有的四层平台框架柱、梁及支撑等构件总重95t,构件零部件数量有315件之 多(不含格栅板)。如图:
由于第1层平台处于上升管横管下部,由两个上升管变径管周边的共10个主三角架作为 支撑,三角架的水平杆件与斜杆分别撑在横管和上升管上三通裤衩处(见上附图)。由于三角 架正好处于上升管分段两侧,不能在吊装横管之前安装,否则将在安装时相互影响导致无法 安装,若不先安装横管又导致无法安装三脚架,不安装三脚架不能安装第1层平台;先安装 横管,三角架可以安装,但是第1层平台处于横管下方,不能使用吊车安装,人工安装起来 难度很大、安全隐患多、工期很长。
从第1层平台开始,由10根柱子座落在该层平台上,10根柱子柱高15m,第2至第4 层平台和柱子形成刚架,每层平台宽7.5m、长19.4m,四层平台总重60吨。3000t.m塔吊66.32m 主杆,36m副杆工况是满足中型高炉炉顶粗煤气管道平台吊装长期使用工况,此工况距高炉 中心最近点钩高99m,起重量60吨,而横管上部高90m,直接吊装起重高度不够,三根上升 管放散管后期无法安装。因此,有必要采取新型施工方法,以便安全、高效地完成吊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炉顶粗煤气管道平台吊装方法,以便安全、 高效地完成炉顶粗煤气管道平台的吊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炉顶粗煤气管道平台吊装方法,包括下述的携带式吊装和整体穿插式 吊装。所述炉顶粗煤气管道平台有多层、均为钢框架结构、连为一体。
携带式吊装:用于底层平台吊装,其为第1层平台,
吊装前,做好准备工作,具体是:先将上升管横管拼装完,将横管按照安装形式临时在 地面固定,利用横管上相对安装标高位置安装三角架水平撑,并在地面设临时支撑以支撑水 平撑及平台,然后在水平撑上直接安装第1层平台,将第1层平台上所有构件安装焊接完; 再利用上升管横管座支点设临时拉杆,将第1层平台固定好,将三角架斜杆使用螺栓铰接在 水平撑上;根据构件重量,在上升管横管上加大吊耳设计。吊装时,将吊车的挂钩勾住上升 管横管上的吊耳,再起吊,使第1层平台落位。
整体穿插式吊装:用于第2层至顶层所有平台的吊装。
整体穿插式吊装时,利用吊车整体吊装炉顶粗煤气管道平台,其包括挂钩、起钩、穿梭、 平移步骤,直至炉顶粗煤气管道平台落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的优点:
1.可以减少高空作业量,减少现场辅材消耗,提高施工安全性能;
2.在地面施工,可以提高安装焊接质量和吊装安全程度;
3.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4.改善施工环境:地面代替高空作业,减少施工垃圾,提高文明施工程度。
总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节约施工成本,缩短工期,改善施工环境,减少现场辅材 消耗,提高吊装和施工的安全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上升管横管携带式吊装第1层平台立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升管横管携带式吊装第1层平台侧面示意图。
图3是整体穿插式拼装第2~4层平台立面示意图。
图4是整体穿插式吊装第2~4层平台穿梭立面示意图。
图5是整体穿插式吊装第2~4层平台穿梭侧面示意图。
图6是整体穿插式吊装第2~4层平台平移侧面示意图。
图7是整体穿插式吊装第2~4层平台平移立面示意图。
图中:1为84m平台构件;2为90m平台构件;3为93m平台构件;4为98m平台构件; 5为上升管横管;6为上升管横管三通;7为框架柱;8为上升管放散管;9为84m平台 下三角支撑;10为钓钩及吊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冶建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冶建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2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钝化金属颗粒或金属粉末、钝化石灰的方法
- 下一篇:晶闸管智能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