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前碰撞实验防火墙侵入量测量计算及云图绘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72689.2 | 申请日: | 2009-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6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锋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6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碰撞 实验 防火墙 侵入 测量 计算 云图 绘制 方法 | ||
1.一种汽车前碰撞实验防火墙侵入量测量计算及云图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骤:
第一步:对前碰撞试验车的防火墙划分计算区域,包括内插区域和外插区域,其中内插 区域由上部区和下部区组成,上部区由前纵梁根部区和前纵梁根部两侧区组成,下部区由靠 前底板区和靠前纵梁根部区组成;外插区域由第一外插区、第二外插区和第三外插区组成;
所述防火墙计算区域的划分,以沿着防火墙表面由底部向上,到第一个防火墙表面倾斜 角度变化线止,以前纵梁根部在防火墙上投影区正中心点为参考点左右各宽200mm区域定义 为下部区;继续沿着防火墙表面向上,到前纵梁根部在防火墙上投影区的上边界止,以前纵 梁根部在防火墙上投影区正中心点为参考点左右各宽200mm区域定义为上部区;对内插区域 上边界继续沿着防火墙表面向上到第二个防火墙表面倾斜角度变化线止所形成区域,将其左 右边界与内插区域左右边界各延伸50mm所形成的区域,两者一起定义为第一外插区;将第二 个防火墙表面倾斜角度变化线以上的防火墙区域定义为第二外插区;余下的区域定义为第三 外插区;
第二步:对前碰撞试验车的防火墙布置侵入量测量点,通过前碰撞实验获取各测量点的 防火墙侵入量数据;在A柱上布置A柱后移量测量点,通过前碰撞实验获取各测量点的A柱 后移量数据;
第三步:针对下部区防火墙侵入量计算,建立坐标系测量并记录下部区各点距离 坐标系的X轴和Y轴的距离;针对上部区防火墙侵入量计算,建立坐标系测量 并记录上部区各点距离坐标系的X轴和Y轴的距离;同时,测量并记录外插区域的第二 外插区中各点到其上自由边界的距离和第三外插区中各点到其左自由边界的距离;
所述下部区坐标系的原点O1位于防火墙与前底板搭接线上,与前纵梁根部在防火 墙上投影区正中心点具有相同横坐标,其Y轴沿下部区表面垂直向上,X轴平行于整车坐标 系Y轴;上部区坐标系其原点O2位于上部区和下部区交接线上,与前纵梁根部在防 火墙上投影区正中心点具有相同横坐标,其Y轴沿上部区表面垂直向上,X轴平行于整车坐 标系Y轴;
第四步:对第一步中划分的前碰撞实验车防火墙计算区域,依次推导并建立各自区域防 火墙侵入量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A.下部区:X=k′L+D+d;其中k′为下部区各横坐标处的防火墙弯曲系数,L为 任意点到坐标系的X轴的距离,D为前纵梁根部挤压侵入量,d为前底板下纵梁压溃变 形侵入量;
B.上部区:X=k″L+D+d+d′;其中k″为上部区各横坐标处的防火墙弯曲系数, L为任意点到坐标系的X轴的距离,D为前纵梁根部挤压侵入量,d为前底板下纵梁压 溃变形侵入量;d′为上部区与下部区相交线上各横坐标处的Kickdown弯曲变形侵入量;
C.外插区域的第二、第三外插区:X=D+d″;其中D为前纵梁根部挤压侵入量,d″ 为第二、第三外插区自由边界上各点与A柱上纵坐标相对应的各点的A柱后移量;
D.外插区域中的第一外插区与其相接的内插区域计算公式一致;
第五步:根据第二步中获取的测量点实验数据,按照第四步中前碰撞试验车防火墙各计 算区域的防火墙侵入量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与防火墙侵入量测量点具有相同横坐标或者纵坐 标的点的防火墙侵入量;
第六步:根据第五步中计算得到的与实验侵入量测量点具有相同横坐标或者纵坐标的点 的侵入量,按照第四步中前碰撞试验车防火墙各计算区域的防火墙侵入量计算公式,将其侵 入量作为已知结果,分别计算与其具有相同横坐标或者纵坐标的其它点的侵入量;
第七步:对防火墙各区域侵入量计算,采用与第六步中相同的计算方法,重复第六步中 的工作,直到计算出整个防火墙侵入量;
第八步:将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的防火墙侵入量相同的点使用曲线进行连接,绘制出防 火墙侵入量云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锋,未经肖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726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交流接触器、电磁铁节电同步转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