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燃油泵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6538.6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8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池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世德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10 | 分类号: | F02M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6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燃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油泵,特别涉及一种电动燃油泵。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常见的电动燃油泵中,其接线圆柱的结构为中心孔是通孔,这使得接线圆柱与电刷焊接时,焊锡不但留在外围影响美观还会出现虚焊,而且焊接时使用助焊剂,这使焊锡在焊接时很容易随着助焊剂与电刷导线往下流,使电刷导线冷却后变得很硬。当这种接线圆柱组件装入产品后会出现电刷在电刷孔内弹不出来或弹出来不到三分之一,这样的产品会不通电,而且寿命短。另外其现有产品的外壳采用铝外壳,而铝外壳在油箱内高温高压力的情况下,外壳的伸长率高。原本很好的一个产品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产品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进出油板与泵叶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导致流量压力下降很快,特别在夏天最为明显,严重影响了燃油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燃油泵,其可以减少不良品,提高生产合格率,延长使用寿命。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燃油泵,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接线圆柱组件、插头组件、外壳、转子组件、出油板组件、泵叶、进油盖板、泵头组件、磁瓦卡片、磁瓦和进油板组件,泵头组件和外壳铆合固定,接线圆柱组件和插头组件压入泵头组件中,磁瓦位于转子组件的前后两侧,磁瓦卡片压入两个磁瓦中间并卡住磁瓦,转子组件的一端插入出油板组件的中间,进油板组件位于泵叶和进油盖板之间。
优选地,磁瓦卡片、转子组件、出油板组件、泵叶、进油板组件和进油盖板位于外壳内。
优选地,所述接线圆柱组件包括接线圆柱、电刷弹簧和电刷,接线圆柱有一个中心孔,电刷弹簧位于该中心孔中,电刷的一端穿过电刷弹簧与接线圆柱固定。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电动燃油泵减少不良品,提高生产合格率,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动燃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接线圆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动燃油泵包括接线圆柱组件1、插头组件2、外壳3、转子组件4、出油板组件5、泵叶6、进油盖板7、泵头组件8、磁瓦卡片9、磁瓦10和进油板组件11,泵头组件8和外壳3铆合固定,圆柱组件1和插头组件2压入泵头组件8中,磁瓦10、磁瓦卡片9、转子组件4、出油板组件5、泵叶6、进油板组件11和进油盖板7位于外壳3内,磁瓦10位于转子组件4的前后两侧,磁瓦卡片9压入两个磁瓦10中间并卡住磁瓦10,转子组件4的一端插入出油板组件5的中间,进油板组件11位于泵叶6和进油盖板7之间。
本发明电动燃油泵安装时,泵头组件8装在外壳3上,将插头组件2和接线圆柱组件1装在泵头组件8上,然后依次将磁瓦10、磁瓦卡片9、转子组件4、出油板组件5、泵叶6、进油板组件11、进油盖板7装入外壳3内。外壳的材料采用钢,比如10号钢,10号钢是一种含碳量比较低的优质碳素结构钢,钢的伸长率与铝对比要低得多,而且耐温耐压也比铝要高得多,这样大大提高了电动燃油泵产品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接线圆柱组件1包括接线圆柱12、电刷弹簧13和电刷14,接线圆柱12有一个为盲孔的中心孔,电刷弹簧13位于该中心孔中,电刷14的一端穿过电刷弹簧13与接线圆柱12固定,在焊接电刷时将接线圆柱12倒立放在加热工装内加热,将接线圆柱的中心孔内加入适量的助焊剂熔入适量的锡丝,将电刷14上的导线拉直插入接线圆柱的中心孔内(电刷导线预先剪成所需要的长度),用镊子取出放入冷却工装内冷却,旋入电刷弹簧13,这样的焊接解决了焊锡留在接线圆柱外围影响美观又解决了出现虚焊的可能,而且焊锡不会随着电刷导线往上跑,保留了电刷导线原有的状态,解决了接线圆柱组件装入产品后会出现电刷在电刷孔内弹不出来或弹出来不到三分之一的情况,也不会导致产品的不通电,寿命短的问题。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世德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世德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6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