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克力与聚氨酯卫生洁具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6164.8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曹云福;应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云福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44/12;B29C44/34;B29C44/60;B29K33/04;B29K75/00;B29K105/06;B29L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2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克力 聚氨酯 卫生洁具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生洁具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亚克力与聚氨酯制造卫生洁具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洁具的品质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座便器、洗手盆、小便器、妇洗器、小便斗等卫生洁具基本上是陶瓷烧制而成,陶瓷洁具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抗击能力差,怕撞击、易受损,甚至出现裂纹渗漏现象,不利于运输与安装;第二,外表不够美观,色彩单调;陶瓷很难做颜色,往泥巴里面添色素就很难,就算添了,烧制温度不一样的地方会有色差,每一个批次的颜色出来也有区别,另外还要上釉,釉面添颜色也是技术难题,而且很贵,报废率很高。第三,陶瓷不节能环保,掠夺土质、高温烧制、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粉尘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且废物不能分解利用,能源与劳动密集型,不符合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四,陶瓷加工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第五,存在吸水率问题,吸水率是判断陶瓷洁具很重要的指标,正因存在吸水率很容易吸污纳垢,缩短寿命,而亚克力没有吸水率且没有辐射。浴缸、淋浴房现在基本采用亚克力板制作,但加固层全部采用不饱和树脂与纤维手工重复铺毡涂刷而成,存在以下不足:(1)、用不饱和树脂与纤维加固,操作过程中有苯乙烯有毒气体的挥发,不环保;(2)、操作不当,容易烧缸或脱层,报废率太高,报废物无法再利用与处理;(3)、耐用性不强,使用寿命短,且外表不美观;(4)、能源与劳动密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效率极端低下,生产一个浴缸需要至少三四个小时,不适用机械化生产要求且附加值不高。
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已有个别厂家已经制造出用树脂与碳酸钙粉或其他石粉混合搅拌然后浇注或灌注成型的亚克力座便器等卫生洁具,虽然对上述生产工艺的不足有所改进,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1)、操作过程中有大量苯乙烯等有毒气体挥发,搅拌打磨加工造成噪音污染、水污染、粉尘污染、大气污染,不符合环保的要求;(2)、劳动与能源密集,无法适应机械化要求,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3)、生产效率低下,生产一个座便器至少需要5-6小时的高温固化时间,如果需要批量生产,需要大批相同的模具等待固化后方可再次生产;(4)、耐用性与美观度不够。(5),存在吸水率问题,正因存在吸水率很容易吸污纳垢,缩短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亚克力板材和聚氨酯制造座便器、淋浴房、浴缸、洗手盆、小便器、妇洗器、小便斗等美观耐用环保高效卫生洁具的生产工艺。它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节能环保,生产出来的产品美观耐用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亚克力与聚氨酯卫生洁具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零部件成型:将洁具所需要的零部件用亚克力板材通过热塑成型机与相应的零部件成型模具吹塑或吸塑成型备用;
(2)零部件的预热与定位:将成型完毕的零部件进行预热、定位;
(3)喷涂:将预热与定位好的部件分别搁置到喷涂室,用聚氨酯双组份材料通过喷涂系统按照需要的混合配比喷涂到部件需要喷涂的位置,在喷涂瞬间聚氨酯双组份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将定位好的各零部件发泡固化为一体;
(4)修整组装:将发泡成一体的部件修整,按照洁具部件要求整合组装成成品;
步骤(1)中所述的亚克力板材主要化学成份为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乙酯。
步骤(2)中所述的零部件的预热是将零部件放在烘箱中通过温控系统控制预热,预热温度为30度~80度之间;定位是将零部件放置在定位台上定位;预热和定位的顺序可相互调换。
步骤(3)中所述的聚氨酯双组份材料是一种聚氨酯聚合物,主要由多元醇组份与异氰酸酯组分双组份材料组成,多元醇组分与异氰酸酯组分的混合喷涂配比为1∶1~1∶2或1∶1~2∶1之间,其密度为300Kg/m3~1500Kg/m3。
步骤(3)中所述的聚氨酯喷涂系统为高压或低压聚氨酯喷涂发泡系统,主要由喷涂发泡机、喷枪、供料系统、吸料系统组成。
步骤(3)中所述的聚氨酯双组份材料中可加纤维、石粉、或其它辅助增强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云福,未经曹云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6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