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装散卸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66093.1 | 申请日: | 200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4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邓剑江;叶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山水物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5/30 | 分类号: | B65G65/30;B65G63/00;B65G69/00;B65D88/12;B65D90/5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新华 |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物运输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散装散卸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卸车技术都是针对同一品类、同一规格,没有分区堆放要求的货物,而高价值或某些矿类需要按进口国、产地、杂质含量、品位、水分、含有其它物质情况分类堆放,在使用中按一定配比再融合使用。
另外,目前对于铜精矿采用的运输模式一般如下(参见图1):铜精矿船到达港口,通过抓斗汽车短驳至铜精矿仓库(对应于图1中的步骤1、2);铜精矿通过铲车或抓斗抓起放入覆有编织袋的敞车中,装车完毕后将编织袋的多余部分覆盖铜精矿并用塑料膜封口(对应于图1中的步骤3-4);敞车到站后推入库房(对应于图1中的步骤5-6);用抓斗人工抓起铜精矿进入不同存货坑池(对应于图1中的步骤7);以及清理编织袋(对应于图1中的步骤8)。
铜精矿的敞车运输模式由于运输车辆和装卸方式的限制存在以下问题:
1、运力保障不可期,运输均衡性不好。
敞车不是企业的专用车辆,这种车型作为大宗低价值货物运输的,主要车辆各路局和企业争夺情况比较严重,运力保障力不强。例如对于A公司成品库池比较小的情况,只能满足几天的生产储存,少的时候每天只配给几辆车造成涨库,多的时候进来七八十车造成装车难度加大,延时费大幅攀升。因此总体来说,敞车运输的运力难以有效保障。
2、货损大。
损耗包括自然损耗和盗抢造成的损耗。
由于运输的敞车不是自有车辆,车辆的状况良莠不齐,即便套有编织袋保护,途中洒漏也有一定的损耗。还有部份损耗是卸车不净造成的。装车过程中铲车或抓斗抓取物料进入车内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抛洒。由于是露天堆放,扬尘、雨水冲刷等情况造成的货损更大。
由于铜精矿货值高,途中和到站后盗抢情况十分严重,而敞车防盗抢措施和能力很弱,盗抢容易造成很大损失。
3、装卸效率低。
每车需要十余次抓斗作业以及清扫和人工拣出矿坑内的破损编织袋,效率较低,抓斗操作不当易损坏铁路车辆时有发生,以及人工和机械混合作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因素更加降低了卸车效率,不仅增加铁路延时费而且造成货物积压、站场堵塞等后果。
4、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进口铜精矿采用敞车发运,敞车内覆盖有编织袋(一次性使用),用铲车或抓斗抓铜精矿进敞车,再将编织袋多余部份覆盖住铜精矿进行运输,车辆到站后用抓斗抓起铜精矿卸入坑池,在抓铜精矿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编织袋与铜精矿呈现粉中有袋、袋中有粉的混杂状态,人工拾出、清洗后填埋或焚烧,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的至少一个方面做出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散装散卸方法,该方法包括:散装步骤:在装料位置将货物散装到集装箱内;信息录入步骤:在信息系统中录入信息,所录入的信息包括与所述集装箱对应的货物装箱时间、货物进口国、货物产地、货物品位、货物中的杂质含量、货物中的水分含量中的至少一种;运输步骤:将重箱集装箱运送至目的地;信息读取步骤:读取所述录入的信息并根据该读取的信息利用所述信息系统确定用于散卸重箱集装箱中的货物的卸车库房;散卸步骤:在所述卸车库房内将重箱集装箱吊装到倾翻台上,以及利用倾翻台将重箱集装箱中的货物散卸。其中,所述货物可以为铜精矿,从而所述集装箱可以为硬开顶集装箱,且所述集装箱的高度在1.4m-1.5m之间。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铜精矿运输方法的流程图,示出了从抓斗卸船到人工清扫的过程,其中#号表示会出现货损或者有货损风险的过程;和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铜精矿运输方法的一个流程图,示出了从抓斗卸船到空气压缩机清扫的过程,其中#号表示会出现货损或者有货损风险的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山水物流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山水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60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