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虾种虾的强化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4827.2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1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龚永生;傅洪拓;吴滟;蒋速飞;熊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新亚 |
地址: | 2140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虾 强化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沼虾类养殖生物学、繁殖生物学,特别是涉及青虾的养殖生物学、繁殖生物学、种虾培育中的池塘环境营造、水环境优化调控、饲养管理技术等。
背景技术
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学名日本沼虾,俗称河虾、湖虾。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名贵水产品,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其养殖面积居淡水养殖虾类第一位。目前我国青虾养殖年产量20多万吨,而且还在逐年增加。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青虾出现严重品种退化现象,性成熟提早,个体变小,上市率降低,病害增多,养殖效益逐年下滑。品种退化已成为青虾养殖业的瓶颈,严重制约了青虾养殖业的发展。
要实现青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品种着手,对青虾进行遗传改良,培育出生长快、规格大、抗逆性强的养殖品系,建立安全高效养殖技术,并进行良种虾苗的规模化生产和推广应用。要规模化生产优质良种青虾苗,良种青虾种虾(亲本)的强化培育是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只有做好了良种青虾种虾的强化培育,才能提高育苗效率,才能出好苗、出壮苗,才能更有效地发挥青虾良种的优良生产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保障青虾良种的顺利推广和青虾养殖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为规模化生产优质良种青虾苗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种虾强化培育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主要技术方案:利用青虾养殖生物学、繁殖生物学,通过对种虾培育池选择、池塘环境营造、水环境优化调控及科学饲养管理等技术强化培育种虾,为良种青虾大规模优质苗种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本发明的青虾种虾的强化培育方法,主要包括:
1)种虾培育池选择及配套设施
要求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1-2001)的规定,进排水方便,培育池淤泥不超过15cm,池底平坦,坡比1∶(2~4),长方形,东西向长,面积为1300~6500平方米,配备每1000平方米0.7~1.0千瓦的增氧设施;
2)池塘环境营造
2.1晒池底:放养种虾前阳光暴晒池底,要晒得塘底干裂、发白,一般晒8天以上,遇到阴雨天要适当延长曝晒时间;
2.2带水清塘
放水60~8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80~120千克或漂白粉10~20千克,或漂白精4~6千克,杀灭池塘中野杂鱼等敌害生物;
2.3虾巢设置
每667平方米均匀放置用茶树或其它多叉树枝扎成的直径1.5米左右的虾巢20~25个;
2.4施肥肥水
清塘后7~10天,每667平方米施经腐熟发酵后的有机肥100~300千克,以培育浮游生物,将肥料与EM或芽孢菌混合堆放在池塘的四角浅水处的水面以下;
3)种虾的放养
放养时间一般在3月底4月初,专池强化培育每667平方米放种虾30~40千克,种虾雌雄比为:(3~5)∶1;
种虾放养时应注意运输水温与池塘水温温差不宜过大,一般不宜超过3℃,如温差过大,则必须将水温调节适中后再行放养;
4)种虾饲养管理
种虾放养后第二天开始投喂粗蛋白含量在40%以上的优质全价配合饲料,日投喂量根据水温、天气和虾的吃食情况而定,一般为虾体重的3~8%,分二次投喂,上午8:00和傍晚17:00~19:00,分别投日投喂量的1/3和2/3,全池均匀遍撒;
种虾养殖过程中要时常注意抱卵情况,发现抱卵虾就可陆续转入育苗池开始进入育苗阶段;
5)水环境优化调控
5.1水深控制在0.6~1.1米,进水要用60目以上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虾池;
5.2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40厘米,如果水太清,可施腐熟有机肥;如果水太浓,可适当注入新水,冲淡水的浓度;通常每7~15天施腐熟有机肥1次,每次施肥量视水质状况而定,一般为每667平方米施25~80千克,施肥时同时配施微生态制剂;
5.3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当虾池溶氧低于5毫克/升时,开启增氧泵,无增氧设施用水泵冲水,培育期间一般增氧时间为凌晨至天亮日出,阴天或闷热天要加开;
5.4强化培育期间,定期使用EM、芽孢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池塘水体环境,确保种虾体质健壮;
5.5池水PH值控制在7.0~8.5,PH偏低时可使用生石灰调节,每次用量为每667平方米10~12千克,化成浆液后全池均匀泼洒,可起到增加水中钙质、改善池水、杀菌消毒的作用;
6)日常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