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的海水淡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4532.5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4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炳;邵旻;周政;孟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16;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黄嘉栋 |
地址: | 21009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海水 淡化 工艺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淡化工艺。
背景技术
世界两大环境问题,第一是全球气候变暖,第二是水资源危机。对于第一条,人们 已经展开实质性的行动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热污染;对于第二条,人们也意识 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世界未来争夺资源的战争将会由水引发”、“能源危机之后,下一 场危机将轮到水危机”等说法决非危言耸听。在这种形势下,海水淡化技术日益受到人 们的重视,尤其是低能耗的、能减少热污染的海水淡化技术更是研发的重点。目前,国 内外最成熟的技术是多级闪蒸法(MSF)和反渗透法(RO),占有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但是这两种方法操作能耗或生产成本均较高,因为MSF法除热源外还需要真空设备, 而RO法则需要加压设备,均需消耗大量电能。
由于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使用量越来越高,比如核能,全世界 的核电站数量越来越多,与热电厂类似,非直排式(直排式为海水直接循环冷却)核电 站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液(70~80℃左右),这部分冷凝液须经过降温冷却后,才能循环 使用。因此若能将其中的热量回收利用,则是既避免浪费能源又可使环境免遭热污染的 双赢之举。
针对以上情况,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余热资源的低能耗的海水淡化新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水淡化新工艺,该工艺适用于有大量余热资源的场合, 如热电厂、核电站等。通过该工艺回收利用冷凝水中的低品位热能以低成本从海水中获 取淡水(接近去离子水),同时使冷凝水降温后被送回到蒸汽发生系统循环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工艺流程来实现:
一种低成本的海水淡化工艺,如图1所示,它由下列步骤组成:
步骤1.自然海水通过管道1进入预处理系统S-01,利用预处理装置除去其中的有 机物和泥沙颗粒等固形杂质,然后通过管道2进入海水贮罐V-01,再经管道3被离心 泵I P-01送出后分为两股,一股经管道6进入换热器I E-01,被加热至30~60℃后输 送至洗涤增湿塔T-01顶部,而其热源为雾化室T-02顶部物料;另一股经管道4进入换 热器IV E-04,被升温至60~80℃后经管道5送至雾化室T-02喷雾,当此高温海水被雾 化时,即产生大量水雾,由于气流和热流的双重作用,其中的盐份与淡水水雾在水雾上 升运动过程中得以分离(主要基于密度的差别);
步骤2.自然空气通过鼓风机G-01,经管道8输至换热器II E-02加热至35~55℃后 再进入洗涤增湿塔T-01底部,在塔中上升,与从塔顶喷淋而下的热海水逆流接触,在 此过程中一方面空气被洗涤净化,另一方面得以升温增湿,使其中水蒸汽含量达到该操 作条件下的饱和,然后经管道10送入换热器III E-03,洗涤增湿塔T-01底部流出的海 水经管道12进入海水贮罐V-01循环使用。当操作运行时,管道12排出的海水浓度提 高到一定值时可以被送至浓缩海水储罐V-03,被用于盐业的制卤生产或作为盐化工的 原料;
步骤3.由换热器III E-03流出的饱和湿空气被继续加热至70~80℃后进入T-02,在 上升过程中接触到在T-02中被雾化了的高温海水,使海水中的水份部分汽化为水蒸汽 并上升,与此同时,由于上升饱和湿空气和上升水蒸汽的双重作用,使得雾化海水中的 盐份与淡水水雾得以分离,上升至T-02顶端并通过顶部管道13流出的流体主要为空气、 水蒸汽和淡水水雾,而在T-02中下降的液相主要是含盐量较高的浓缩海水,只要T-02 中上升气流的速度控制的适当,可保证上升的气流中仅为空气、水蒸汽和淡水水雾;
步骤4.经管道13流出的空气、水蒸汽和淡水水雾一道进入换热器I E-01被冷却 至5~30℃,冷却介质为即为当地温度的海水,冷凝后的淡水经管道14进入淡水收集 槽V-02,不凝的低温空气则经管道21返回至鼓风机G-01循环利用,而雾化室T-02底 部收集的浓缩海水(40~65℃)则经管道15和离心泵IIP-02送入洗涤增湿塔T-01塔顶 作喷淋增湿之用,此外,只要调节管道15和管道7的流量比例,就可控制洗涤增湿塔 T-01下部被浓缩的海水的浓度。
步骤5.70-80℃冷凝液经管道18进入换热器III E-03,降温冷却至40~60℃后再经 管道19进入换热器II E-02进一步降温至5~35℃送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体线扫描自模板缺陷检测装置
- 下一篇:瑕疵检测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