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雪松夏季移植的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4293.3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3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峰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A01G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雪松 夏季 移植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技术,具体涉及雪松夏季移植的技术。
背景技术
雪松具有较强的防尘、减噪与杀菌能力,很适宜作工矿企业绿化树种。但随着企业的发展,一切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就与一些树木发生矛盾,特别是工程赶到夏季,经常需要对一些树木进行处理,如果把雪松砍掉很可惜,于是我们尝试对它进行夏季移植,但是往往由于移植不当,雪松成活率低,造成了极大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雪松夏季移植的技术,通过对雪松特性的了解,采用选时、选地、起挖运输、载植、养护等技术,使雪松成活率高,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雪松夏季移植的技术,该技术包括选时、选地、起挖运输、载植、养护等,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
(1)选时,夏季第一次生长停止后1个月时间;
(2)选地,选在背风向阳处,立地条件差的先进行改换土;
(3)起挖运输,起挖土坨为胸径的10-15倍,开挖时留出比所定土坨规格大30-40厘米处开挖,深度80-100厘米,用草袋或木箱包装后用吊车吊运,轻装、轻放、防止根、枝折断和根部泥土散失;
(4)载植,载植坑要比土坨大1米,卸时要轻,卸后载植分层填土,每层25-30厘米后镇踏一次,载后在树干四周作土梗,并立立柱,支撑树干;
(5)养护,载后连续灌三次透水,载后当天灌第一次,2-3天灌第二次,一周后灌第三次,然后进行松土,把捆扎的枝条松开,天气炎热时,每天早晚向树冠喷水1-2次,并松土、除草,第二年支架撤去。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雪松特性的了解,采用选时、选地、起挖运输、载植、养护等技术,使雪松成活率高,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雪松夏季移植的技术,该技术包括选时、选地、起挖运输、载植、养护等,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
(1)选时,夏季第一次生长停止后1个月时间;
(2)选地,选在背风向阳处,立地条件差的先进行改换土;
(3)起挖运输,起挖土坨为胸径的10-15倍,若无病虫枝一般不修剪,仔细捆扎,以免挖时损伤下部枝条,开挖时留出比所定土坨规格大30-40厘米处开挖,深度80-100厘米,用草袋或木箱包装,若用铁皮做成的漏斗形工具起挖,随起,随运,随载,则不必包装,然后用吊车吊运,吊运时轻装、轻放、防止根、枝折断和根部泥土散失;
(4)载植,载植坑要比土坨大1米,便于卸板,卸时要轻,卸后载植分层填土,每层25-30厘米后镇踏一次,要踏实,踏紧,载后在树干四周作土梗,以利灌水,并立立柱,支撑树干;
(5)养护,载后连续灌三次透水,载后当天灌第一次,2-3天灌第二次,一周后灌第三次,然后进行松土,把捆扎的枝条松开,天气炎热时,每天早晚向树冠喷水1-2次,保持湿润,并经常松土、除草,第二年支架撤去。
本发明通过对雪松特性的了解,采用选时、选地、起挖运输、载植、养护等技术,使雪松成活率高,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峰,未经田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2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稀土元素的21-4N气阀钢及稀土加入方法
- 下一篇:百合花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