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百合花栽培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4282.5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3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峰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合花 栽培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栽培技术,具体涉及百合花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百合花姿雅致,叶片青翠娟秀,茎干亭亭玉立,是名贵的切花新秀,主要用来观赏,百合花的球根含丰富淀粉质,部分更可作为蔬菜食用,在我国,百合的球根晒干后可用来煮汤,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由于百合花栽培技术不当,造成了百合花生长慢、品质差,降低了经济收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百合花栽培技术,通过对百合花特性的了解,采用整地、作床、载植、水分管理、温度管理、光照管理、营养管理、拉网等技术,使百合花生长快、品质好,在提高经济收益的同时又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百合花栽培技术,该技术包括整地、作床、载植、水分管理、温度管理、光照管理、营养管理、拉网等,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
(1)整地,深翻土壤35厘米,加草炭每亩2-3立方米,硫酸亚铁3-5公斤,使土壤pH呈6-6.5的微酸性,加有机肥每亩500-1000公斤,并加福美双每亩1.5-2.5公斤,或土菌消每亩地2000-3000毫升消毒;
(2)作床,作高25厘米、宽60-75厘米的高床,两床之间留步道35厘米;
(3)载植,选用休眠期已过的种球,1公斤种球用多菌灵5-10克消毒拌种,把床面上6-7.5厘米左右的土层扒向一侧,用量好尺寸的钉子板打孔定距离,把种球摆放在孔上,然后把扒向一侧的床面土填回,搂平;
(4)水分管理,植后用滴灌或喷灌的方法浇透水,以后床间见干浇水至和下层湿土相接,干燥天气向叶面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
(5)温度管理,种球种植下地至出苗需20-30天时间,此间温度需保持在8-15℃,出苗后提高温度,白天保持在15-25℃,夜间8-20℃;
(6)光照管理,冬季栽培尽量选用日照中性百合,如不补光应尽量早打开草帘,晚盖草帘,延长关照时间,夏季采用30%遮光度的遮阳网遮去部分强光;
(7)营养管理,小苗长出茎上叶展开后开始追肥,10-15天追一次化肥,每亩用磷酸二铵和硝酸钾各4-5公斤混施,株高60厘米时每7-10天向叶片喷施浓度2%-3%的磷酸二氢钾,如叶面整体发黄,喷施0.5%的尿素,如小叶发黄则喷0.1%硫酸亚铁,同时加铜锌等微肥,花蕾6厘米长时停止追肥;
(8)拉网,定制同栽培株行距一致的尼龙网,在株高60厘米左右,花序未展开时,在床面四周打木桩或铁桩张网,随植株长高,网可上提至花序下部。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百合花特性的了解,采用整地、作床、载植、水分管理、温度管理、光照管理、营养管理、拉网等技术,使百合花生长快、品质好,在提高经济收益的同时又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百合花栽培技术,该技术包括整地、作床、载植、水分管理、温度管理、光照管理、营养管理、拉网等,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
(1)整地,深翻土壤35厘米,加草炭或腐烂的落叶松松针每亩2-3立方米,硫酸亚铁3-5公斤,使土壤pH呈6-6.5的微酸性,加膨化鸡粪等有机肥每亩500-1000公斤,并加福美双每亩1.5-2.5公斤,或土菌消每亩地2000-3000毫升消毒;
(2)作床,作高25厘米、宽60-75厘米的高床,两床之间留步道35厘米,长依环境而定;
(3)载植,选用休眠期已过的种球,休眠期依品种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叶黄起球后在0℃-4℃的环境中,80-120天即可打破休眠;种球消毒可用多菌灵拌种,1公斤种球用药5-10克,或者加2%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0分钟后种植,种植时先把床面上6-7.5厘米左右的土层扒向一侧,然后用量好尺寸的钉子板或树根打孔定距离,一般中等大小的种球春秋密度为13×13厘米,大球加大1厘米,小球缩小1厘米,冬季距离略大,夏季加密,一般亩植2万球左右,打好孔后把种球摆放在孔上,然后把扒向一侧的床面土填回,搂平;
(4)水分管理,植后用滴灌或喷灌的方法浇透水,除非夏季否则禁止大水漫灌法,以后床间见干浇水至和下层湿土相接,忌积水以防烂根,干燥天气向叶面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峰,未经田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2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