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管机机盖的打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3960.6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2 | 分类号: | B21B31/0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管机机盖 打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机械,涉及一种无缝钢管生产中轧管机的机盖。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生产中,轧管机经常需要更换轧辊,开式机架的轧管机更换轧辊 时要将机盖打开。现行的轧管机机盖的打开装置如图1、2、3、5、7、9所示: 液压缸底座1焊接在机架5上,液压缸底座1与液压缸2的缸筒耳轴2-1铰接, 液压缸2的活塞杆耳环2-2通过铰轴3与机盖6铰接,铰轴3是焊接在机盖6 上,机盖6的一端通过转轴7与机架5铰接。工作时,液压缸2的活塞杆伸出 将机盖6顶起,机盖6围绕转轴7倾翻到最大角度。在机盖打开过程中,打开 装置的支撑点:铰轴3和液压缸底座1要承受重达数十吨、高达数十米机盖的 弯曲和剪切应力。铰轴3受力时会撕裂焊缝W、X而造成破坏(见图3);液压缸 底座1与机架5的焊接坡口是开在底座1的钢板1-1上(见图5、7、9),由于 钢板轧制所形成的纤维方向是平行于钢板表面的,因此机架5的钢板5-1的纤维 方向与液压缸底座1与机架5的焊缝U的纤维方向相同,当液压缸底座1受力 时,焊缝U受到拉应力、剪切应力极易被撕裂(见图7、9)。由于现有技术的 铰轴3与液压缸2的活塞杆耳环2-2、机盖6的铰接结构和液压缸底座1与机架 5的连接结构均不可靠,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轧管机机盖的打开装 置,解决现行轧管机机盖打开装置存在着的安全隐患问题,使机盖打开装置具 有连接可靠,使用寿命长,安全系数高的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轧管机机盖的打开装置,包括:机架、机盖,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液 压缸底座,与液压缸底座通过缸筒耳轴铰接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耳环通 过铰轴与机盖铰接,机盖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机架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铰轴 加长并穿过所述机盖,用螺母将所述铰轴与所述机盖拧紧、焊接固定;所述液 压缸底座与机架焊接固定,其焊缝坡口开在机架上。
所述铰轴与机盖的钢板孔是配合联接,并在机盖的钢板两端焊接固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加长了液压缸上部铰轴长度,并与机盖钢板 孔配合联接,从而增加了铰轴的稳定性;由于加长了液压缸上部铰轴长度,并 超出机盖钢板的厚度,才能在钢板两端实施焊接连接;由于加长了液压缸上部 铰轴长度,并超出机盖钢板的厚度,设置了螺母,才能克服液压缸上部铰轴与 机盖钢板孔的配合磨擦力,从而拉紧铰轴使铰轴与钢板无间隙,保证了可靠连 接;由于焊缝坡口开在机架上,避免由于焊接应力和工作时的拉力撕裂钢板, 保证了设备可靠性,消除了由于液压缸上部铰轴的脱出和撕裂液压缸下部底座 连接机架的钢板而发生的事故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轧管机机盖打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铰轴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铰轴连接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液压缸底座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液压缸底座连接示意图;
图7是图5的C向视图;
图8是图6的D向视图;
图9是图7去掉焊缝专门显示连接坡口的示意图;
图10是图8去掉焊缝专门显示连接坡口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4、6、8、10所示,一种轧管机机盖打开装置,包括:机架 5、机盖6,以及固定在机架5上的液压缸底座1,与液压缸底座1通过缸筒耳 轴2-1铰接的液压缸2,液压缸2的活塞杆耳环2-2通过铰轴3与机盖6铰接, 机盖6的一端通过转轴7与机架5铰接,所述铰轴3加长并穿过所述机盖6,用 螺母4将所述铰轴3与所述机盖6拧紧、焊接固定(见图4);所述液压缸底座 1与机架5焊接固定,其焊缝坡口开在机架5上(见图6、8、10)。
所述铰轴3与机盖6的钢板孔是配合联接,并在机盖6的钢板两端焊接固 定(见图4)。
如图4所示,本发明由于铰轴3加长和螺母4拉紧并增加了焊缝Z,使得铰 轴3受力时不会撕裂焊缝隙W、X而形成了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局域网基站接入系统及智能定向收发方法
- 下一篇:水性金属加工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