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干扰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3543.1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0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郑植;杨瀚程;张小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G01S13/74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李明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次 雷达 测试 系统 抗干扰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干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步骤:
S1.原始数据初始化:对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系统数据进行初始化处 理;
S2.动态门限滑窗检测:从航管二次雷达功能测试分析仪接收到的脉冲信 号中提取有效脉冲信号序列;
S3.去除异步干扰脉冲信号:对步骤S2中提取到的有效脉冲信号序列,去 除其中的异步干扰脉冲信号,得到目标航管二次雷达的有效脉冲信号序列;
S4.脉冲分组:对步骤S3得到的目标航管二次雷达的有效脉冲信号序列进 行脉冲分组,得到目标航管二次雷达的完整信息数据;
S5.结果输出:将分离出的目标航管二次雷达的完整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并 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干扰处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又包括了以下分步骤:
S21.动态门限值(threshold)的确定;
S22.有效脉冲位置判定;
S23.滑动搜索有效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
S24.精确提取有效脉冲的位置和宽度;
S25.计算有效脉冲的精确幅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干扰处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又包括了以下分步骤:
S31.任取一个有效脉冲信号;
S32.判断是否为异步干扰脉冲,若不是,则直接跳至下一步骤;否则, 直接跳至下一有效脉冲信号,继续本步骤;
S33.记录存储为目标航管二次雷达的有效脉冲信号;
循环进行上述步骤S32、S33直到最后一个有效脉冲信号判断完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航管二次雷达测试系统的抗干扰处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又包括了以下分步骤:
S41.P1/P3、P2脉冲提取,P1/P3为主瓣脉冲,P2旁瓣脉冲;
S42.最佳主瓣提取;根据航管二次雷达的主瓣脉冲信息,从中选出功率值 最大的主瓣脉冲作为航管二次雷达的最佳主瓣脉冲,从而得到了目标航管二次 雷达的完整信息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5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电子靶
- 下一篇:一种电动节流分配机构及其空调系统和流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