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脉河道低污染水负荷削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3375.6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钱新;柏益尧;张瑞斌;孙平;窦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06;C02F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河道 污染 负荷 削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的污染控制方法,更具体的说是静脉河道低污染水负荷削减 的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就是采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 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现代的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 原理,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1)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过滤、 沉淀、浮选等方法除去悬浮物。(2)化学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氧化、化学凝聚、 电解凝聚、离子交换等方法。中和使废液pH值接近中性。氧化法是利用空气或氧 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为无害物质。化学凝聚是利用硫酸铝、氯化铁等物 质使废水中的胶体成絮状沉淀。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把重金属离子从 废水中分离出来。然后用酸液淋洗树脂,将重金属洗出,使树脂再生。(3)生物 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生命运动过程中的生化作用,将有害有机物分解转化为无害 的简单物质,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的污染物是多种多样 的,不能预期只用一种方法就能够把所有的污染物去除殆尽,一种污水往往需要 通过由几种方法组成的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才能达到要求处理的程度。”按处理程 度划分,污水处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一级处理又叫预处理, 其内容是去除污水中飘浮物和部分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调节pH值,减轻污水的 腐化程度和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物理法中的大部份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 二级处理也称生化处理,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地去除污水中呈胶态和溶解状态的有 机性污染物质。三级处理是深度处理,应用物理化学和化学方法使水质达到用水 要求。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以“三河三湖”(淮河、辽河、海河、太湖、巢湖、 滇池)、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沿线等流域为重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流域水污 染防治工作。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流域水污染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水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面临的水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首先,水质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善,水污染状况依然相当严重。2006年,全 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简称国控网)实际监测的745 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I~III类(优、良好),IV、V类(轻度和中度污染),劣 V类(重度污染)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和28%。流经城市90%的河 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 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其中,巢湖水质为V类,太湖和滇池为劣V 类;此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
其次,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远远超过流域所能承受的环境容量。“十五”期间, 我国废水排放量从2000年的415.2亿吨增加到2005年的524.5亿吨,增加8.7%; 化学需氧量2005年为1414.2万吨,比2000年减少5.6%,并未完成“十五”计划 减排10%的目标。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化学需氧量要减排 10%,并作为约束性目标。但是,2006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增长 1.0%,不减反升。经过艰苦努力,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下 降0.28%,首次由上升转为下降,但要完成“十一五”期间减排10%的目标,任务 依然很艰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