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磁波吸收涂料的C-SiO2-Fe/M磁性介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63092.1 申请日: 2009-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1819842A 公开(公告)日: 2010-09-01
发明(设计)人: 周建华;何建平;王涛;李国显;郭云霞;赵建庆;吴士超;丁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H01F1/12 分类号: H01F1/12;H01F1/33;C09D5/32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唐小红
地址: 210016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电磁波 吸收 涂料 sio sub fe 磁性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是一种用于电磁波吸收涂料的C-SiO2-Fe/M磁性介孔复合材料的 制备方法,属于电磁波吸收涂料制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磁波通讯的爆炸式发展,千兆赫兹频段的电磁干涉问题也 日益突出。电磁干涉污染会导致医学、工业、商业、军事等领域的电子设备和系 统故障。当生物长时间暴露在电磁波辐射环境下,也会引起潜在的危害。电磁干 涉屏蔽或电磁波吸收材料被用来衰减这些多余的电磁能,对于民用和军用都非常 重要。因此,研究人员大力发展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材料,而且兼顾质轻、吸收强、 频带宽等特点。

碳材料已被开发作为电磁屏蔽和电磁波吸收材料,包括碳黑、片状石墨、碳 纤维和碳纳米管。碳材料密度小,稳定性好,可被用于恶劣环境中。例如,多壁 碳纳米管和氧化硅的复合物在600℃下仍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8.2~12.4GHz 范围内的反射率均低于-10dB。[Song W L,Cao M S,Hou Z L,et al.High Dielectric  Loss and its Monotonic Dependence of Conducting-Dominat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Silica Nanocomposite on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373 to 873 K in  X-band[J].Appl.Phys.Lett.,2009,94,233110.]但是,纯碳材料主要是靠它们的 介电损耗来贡献电磁波能吸收。它们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不平衡,因而大部分电 磁波辐射在它们表面被反射,而不是吸收。这样,碳材料需要用阻抗匹配策略进 一步优化其吸波性能,主要有引入磁性组分和降低介电常数两条途径。

碳材料用作电磁波吸收材料出现的关键问题就是缺少磁损耗,这可以将磁性 粒子分散到碳基体中来实现。无定形碳或石墨能阻止磁性粒子的聚集,也能减小 相邻纳米粒子间的磁性耦合作用。将磁性物质装入碳纳米管管内或吸附到表面形 成纳米复合物可充分利用磁性组分和碳材料的互补优势,这有利于在较宽频率范 围内实现强吸收。采用化学沉积的方法也可以在碳纳米管外面形成磁性物质包覆 层,将赋予碳纳米管软磁特性,改善其电磁波吸收性能。但是,如何将碳纳米管 分散在聚合物粘结剂中仍是一大难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