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62553.3 | 申请日: | 200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2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石谷哲二;久保田大介;西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李玲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器件 | ||
1.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
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插入有包括呈 现蓝相的液晶材料的液晶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液晶层之间的具有开口图案的像素电极层;
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与所述液晶层之间的具有开口图案的公共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像素电极层之间包括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
在所述第二衬底和所述液晶层之间的挡光层;
在所述第二衬底和所述液晶层之间的平坦化膜;以及
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与所述像素电极层之间的透光彩色树脂层,
其中,所述半导体层、所述透光彩色树脂层、所述挡光层和所述公共电极 层互相交迭,
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层具有不透光性质,
其中,将所述挡光层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以覆盖所述半导体层, 且
其中,所述半导体层是氧化物半导体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层与 所述液晶层接触,而且所述公共电极层与所述液晶层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层和 所述公共电极层分别具有梳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包括手 性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包括光 可固化树脂和光聚合引发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半导体 层包含铟、锌以及镓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件 被结合到从由电视机、数码相框、便携式娱乐机、自动售货机以及蜂窝电话组 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中。
8.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
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插入有包括呈 现蓝相的液晶材料的液晶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液晶层之间的具有开口图案的像素电极层;
与所述像素电极层部分交迭且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与所述液晶层之间的 具有开口图案的公共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像素电极层之间包括半导体层的薄膜晶体管;
在所述第二衬底和所述液晶层之间的挡光层;
在所述第二衬底和所述液晶层之间的平坦化膜;以及
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与所述像素电极层之间的透光彩色树脂层,
其中,所述半导体层、所述透光彩色树脂层、所述挡光层和所述公共电极 层互相交迭,
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层具有不透光性质,
其中,将所述挡光层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上以覆盖所述半导体层, 且
其中,所述半导体层是氧化物半导体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层与 所述液晶层接触,而且所述公共电极层与所述液晶层接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层和 所述公共电极层分别具有梳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包括手 性剂。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包括光 可固化树脂和光聚合引发剂。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半导体 层包含铟、锌以及镓中的至少一种。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件 被结合到从由电视机、数码相框、便携式娱乐机、自动售货机以及蜂窝电话组 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25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滨海盐碱地滴灌绿化造林方法
- 下一篇:用材林木疏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