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支承带有转动体的装置的支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62490.1 | 申请日: | 200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9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S·亨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热电子LED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谢志刚 |
| 地址: | 德国朗根***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支承 带有 转动 装置 | ||
1.支承装置(1、13、17、23),该支承装置用于支承一包括至少 一个端板(4、5)、设置在端板(4、5)中的旋转轴承(6、7)以及支 承在所述旋转轴承(6、7)中的转动体(8、25)的装置(2、22),其 中,当所述装置(2、22)支承在所述支承装置(1、13、17、23)上 时,转动体(8、25)的旋转轴线(12、28)基本上竖直地定向,并且, 该支承装置(1、13、17、23)具有弹性特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 装置(1、13、17、23)的弹性特性与垂直于支承在支承装置上的装置 (2、22)的转动体(8、25)的旋转轴线(12、28)的方向相关,并 且是正交各向异性的,从而通过转动体(8、25)的旋转运动激励的振 动作用在支承装置(1、13、17、23)上,而支承装置的旋转中心不与 转动体(8、25)的旋转轴线(12、28)重合,而是与所述旋转轴线隔 开或偏心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装置(1、13、17、23),其特征在 于,所述支承装置(1、13、17、23)具有多个空腔,各所述空腔具有 方向相关的分布密度和/或其尺寸方向相关地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装置(1、13、17、23),其特征在 于,所述支承装置(1、13、17、23)包括至少两个支承元件(14、15、 16),各所述支承元件相对于支承在所述支承装置上的装置(2、22) 的转动体(8、25)的旋转轴线(12、28)旋转对称地设置,其中,所 述支承元件(14、15、16)中的至少两个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承装置(17、23),其特征在于,所 述支承装置(17、23)具有多个相对于支承在支承装置上的装置(2、 22)的转动体(8、25)的旋转轴线(12、28)不对称地设置的支承元 件(18、19、20、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承装置(17、23),其特征在于,所 述支承元件中的至少两个支承元件(20、21)相邻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承装置(17、23),其特征在于,所 述支承元件(18、19、20、21)中的至少两个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承装置(17、23),其特征在于,所 述支承元件(18、19、20、21)中的至少两个具有不同的弹性模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承装置(1、13、17、23),其特征在 于,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15、16、18、19、20、21)具有多个空 腔,而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15、16、18、19、20、21)没有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承装置(1、13、17、23),其特征 在于,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15、16、18、19、20、21)具有多个 空腔,而至少一个支承元件(14、15、16、18、19、20、21)没有空 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装置(1、13、17、 2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1、13、17、23)至少部分地由橡 胶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装置(1、13、17、 2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1、13、17、23)的至少一部分与 所述装置(2、22)可分开或不可分开地相连。
12.包括转动体的装置(2、22),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端板(4、 5)、设置在端板(4、5)中的旋转轴承(6、7)以及支承在所述旋转 轴承(6、7)中的转动体(8、25),其特征在于,该装置(2、22)包 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装置(1、13、17、2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2、2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 转轴承(6、7)是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热电子LED有限公司,未经热电子LED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24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CAN总线在车载多媒体系统中的应用
- 下一篇:实现SMS4算法的加解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