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模具和在胎肩区域具有内部沟槽的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2424.4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6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A·库尼;F·P·塞弗伦斯;J·J·V·科勒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8 | 分类号: | B29D30/08;B60C11/0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温大鹏 |
地址: | 美国俄亥俄州***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模具 区域 具有 内部 沟槽 | ||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08年12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139,284的权益,并籍引用方式将其纳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模具和一种在胎肩区域内具有沿轴向取向的沟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轮胎肩部区域内形成轴向取向的内部沟槽可以具有一些优点。第一,轴向沟槽可以减少轮胎内的热量产生,也即轮胎滚动时积聚在轮胎内的热量。第二,这些沟槽可以在车辆运行期间通过轮胎侧面排出水,这样就可以改善后车驾驶员的能见度。这些沟槽还提供了轮胎在胎肩区域的灵活性,这可以改善轮胎性能。这些沟槽还可以用来安装温度传感装置以监控胎肩温度。这些沟槽还可以用来安装可缩进的柱螺栓销以增强冬季行驶性能。
术语定义
“扁平比”是指轮胎断面高度与其断面宽度的比值。
“轴向的”和“轴向地”是指与轮胎转动轴平行的线或者方向。
“胎圈”或者“胎圈芯”通常是指包括环形承拉构件的轮胎部分,径向内部胎圈有关于固定轮胎至由帘布层帘线包绕和成形的轮辋上,具有或者不具有其它增强元件,比如挡泥板、加片、三角胶条或者填充胶条、护趾和胎圈护胶、胎圈包布。
“带束层结构”或“增强带束层”是指至少两个环形层或平行帘线的帘线层,其经过织造或未经过织造,置于胎面之下,未固着到胎圈上,并且相对于轮胎赤道面的左右帘线角度全部都在17°到27°范围内。
“斜交轮胎”表示在胎体帘布层中的增强帘线对角地延伸横穿轮胎,从胎圈到胎圈以相对于轮胎赤道面约25°-65°角度,交替层内的帘布层帘线以相对角度相交。
“缓冲层”或者“轮胎缓冲层”与带束层或者带束层结构或者增强带束层具有相同含义。
“胎体”是指轮胎帘布层材料及其它轮胎部件制成的层压件,切割成适于拼接或已经拼接的长度,进行圆筒状或者环面成型。另外的部件可以在胎体硫化形成塑模轮胎之前加入到胎体中。
“周向的”是指沿着环形胎面圆周垂直于轴向延伸的线或方向;当在对横剖面进行观察时,它还可以表示一系列相邻圆曲线,这些圆曲线的半径限定胎面的轴向曲率。
“帘线”是指一个增强扭绞线束,包括纤维,用于增强帘线层。
“内衬”是指在轮胎之内由弹性体或者其它材料在无内胎轮胎内表面形成、且包含膨胀流体的一个层或多个层。
“插入件”是指一般用于增强泄气保用型轮胎胎侧的增强件;它还可以指置于胎面之下的弹性体插入件。
“帘布层”是指帘线增强层,包括由弹性体涂覆、在径向布置或用在其它方向布置的平行帘线。
“径向的”和“径向地”是指径向朝向或者背离轮胎旋转轴的方向。
“径向帘布层结构”是指一个或更多胎体帘布层,或至少一个帘布层,其中具有以相对于轮胎赤道面在65°和90°之间角度范围内定向的增强帘线。
“子午线轮胎”是指一种带束的或周向约束的充气轮胎,其中,从胎圈到胎圈延伸的帘布层帘线以相对于轮胎赤道面在65°和90°之间的帘线角度布设。
“侧壁”是指在轮胎胎面和胎圈之间的部分。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实例并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轮胎模具装置在打开位置时的前剖视图;
图2为图1模具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模具装置在闭合位置时的剖面特写视图;
图4为图1模具的一部分的顶部剖视图;
图5为图1的轮胎模具装置在闭合位置的视图;
图6为图1轮胎模具的侧视图;
图7为轮胎模具装置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在闭合位置时的前剖视图;和
图8为图7的轮胎模具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尤其是图1-6,附图中示出了轮胎模具装置一部分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轮胎模具装置用于模塑在轮胎胎侧的横向沟槽。轮胎模具10包括可以安装到下压板(未示出)上的第一侧壁板和第二侧壁板12(图中仅示出一块)。侧壁板12具有用于模塑轮胎侧壁的内表面13。轮胎模具10进一步包括多个具有用于模塑轮胎胎面的内表面21的胎面模塑部分20。胎面模塑部分20进一步包括与侧壁板径向外表面14相接合的凸缘部22。胎面模塑部分与侧壁相配合一起形成轮胎模塑空腔。
胎面模塑部分与环形圈40相配合,环形圈可以与胎面模塑部分20一体形成,或者装设到胎面部分20外表面2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未经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2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