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平面光栅制作过程中精确控制光栅常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2348.7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8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张大伟;黄元申;高秀敏;倪争技;庄松林;詹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G02B17/08;G03H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5 | 代理人: | 宁芝华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光栅 制作 过程 精确 控制 常数 方法 | ||
1.一种在平面光栅制作过程中精确控制光栅常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装置:
光源(1)和依次位于所述光源(1)的光路上的:
空间滤波器(4);
凹面镜(7),所述空间滤波器(4)位于所述凹面镜(7)焦点位置处;
第三反射镜(5)和第四反射镜(6);
凸透镜(9),位于曝光位置处;
接收屏(10),位于所述凸透镜(9)的后焦面上;
其中,所述第三反射镜(5)和第四反射镜(6)用于分别反射一束由所述凹面镜(7)反射出的干涉条纹平行光于所述凸透镜(9)上;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第三反射镜(5)和第四反射镜(6)使产生的干涉条纹的两束平行光通过所述凸透镜(9),在位于所述凸透镜(9)焦距处的接收屏(10)上产生两个汇聚焦点光斑;
步骤2)、测量这两个焦点光斑的距离L,根据下式计算出所需的光栅常数d:
其中,f为凸透镜(9)的焦距,λ为光源(1)发出的激光波长,L为两光斑之间的距离;
步骤3)、调整所述第三反射镜(5)和第四反射镜(6)所形成的两束平行光束的角度α以改变接收屏(10)上两光斑的距离L,得到不同的光栅常数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平面光栅制作过程中精确控制光栅常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
步骤4)、取出凸透镜(9),在原凸透镜(9)的位置处放置涂有光致抗蚀剂的光栅基底(8),由光致抗蚀剂记录干涉条纹数,该干涉条纹数为所制作的平面光栅的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平面光栅制作过程中精确控制光栅常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1)为441.6nm波长的氦镉激光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平面光栅制作过程中精确控制光栅常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1)和空间滤波器(4)之间的光路上还包括第一反射镜(2)和第二反射镜(3),所述光源(1)发出的光依次经所述第一反射镜(2)和第二反射镜(3)反射后至所述空间滤波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23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