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控制该电子设备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61975.9 | 申请日: | 200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3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阿奈特·瑞恩·韦伯;佩里·艾伦·福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1;G06F1/1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 地址: | 加拿大安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子设备 以及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电子设备的触敏显示器上的触摸事件,由至少一个 致动器通过在上升时间段上增大力以及在上升时间段上增大力之后在 塌陷时间段上减小力,在背离底座的方向上在触敏显示器上施加力, 以模拟穹形开关的致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升时间段比所述塌 陷时间段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触敏显示器 上触摸事件的结束,由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通过在释放时间段上增大 力,来在背离底座的方向上在触敏显示器上施加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包括:在释放时间段上增大力之 后,在下降时间段上减小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降时间段比所述释 放时间段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至少一个致动器在触敏 显示器上施加力包括:对布置在底座与触敏显示器之间的至少一个压 电致动器的电量进行调节,以控制施加在触敏显示器上的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至少一个压电致动器的 电量进行调节包括:调节多个压电致动器中的每一个压电致动器的相 应电量,其中每一个压电致动器包括附着到弹性可变形基板的压电盘, 所述压电盘被配置为变形以在触敏显示器上施加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至少一个致动器在触敏 显示器上施加力包括:对附着到弹性可变形基板的至少一个压电片换 能器的相应电量进行调节,所述至少一个压电片换能器被配置为变形 以在触敏显示器上施加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包括:检测触敏 显示器上的外部作用力,以及响应于确定检测到的触敏显示器上的外 部作用力超过阈值力,由至少一个致动器通过在上升时间段上增大力 以及在塌陷时间段上减小力,来在背离底座的方向上在触敏显示器上 施加力,其中所述上升时间段比所述塌陷时间段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触敏显示器上的外 部作用力包括:由布置在触敏显示器与底座之间的至少一个力感电阻 器检测所述外部作用力。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包括:响应于确定检测到的外 部作用力超过第二阈值力,由至少一个致动器通过在释放时间段上增 大力,来在背离底座的方向上在触摸屏显示器上施加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触敏显示器包括:布置 在LCD显示器上的触敏覆盖层,以及其中该方法包括:在该LCD显示 器上呈现图形用户界面,所述图形用户界面包括至少一个用户可选特 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触敏显示 器上的触摸事件,确定所述触摸事件是否出现在所述至少一个用户可 选特征处,以及响应于确定检测到的触摸事件出现在所述至少一个用 户可选特征处,由至少一个致动器通过在上升时间段上增大力以及在 塌陷时间段上减小力,来在背离底座的方向上在触敏显示器上施加力, 其中所述上升时间段比所述塌陷时间段长。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底座;
触敏显示器,与底座隔开,并且相对于底座可移动;以及
致动装置,位于底座与触敏显示器之间,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 所述致动装置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到触敏显示器上的触摸事件,由 至少一个致动器通过在上升时间段上增大力以及在上升时间段上增大 力之后在塌陷时间段上减小力,在背离底座的方向上在触敏显示器上 施加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布置在底座与触敏显 示器之间的至少一个力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力传感器检测触敏显示 器上的外部作用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触敏显示器包括: 布置在LCD显示器上的触敏覆盖层。
17.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装置,包括:
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电子设备的触敏显示器上的触摸事件,由至少 一个致动器通过在上升时间段上增大力以及在上升时间段上增大力之 后在塌陷时间段上减小力,在背离底座的方向上在触敏显示器上施加 力以模拟穹形开关的致动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捷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19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囊装置
- 下一篇:热膨胀性石墨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