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压配电室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1462.8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2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汉斯·谢尔肯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4 | 分类号: | H02B1/24;H02B1/16;H02B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冉 |
地址: | 法国吕埃***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压配电室,其设计来配合在电路的两个部分之间以分别 执行在该两个部分之间的电流流动、该两个部分之间的电流中断、该两个 部分之间的电压隔离以及所述电路部分之一的接地的功能。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配电室中,真空盒用于执行开关和断路器功能,而利用空气 或者气体绝缘的装置在大多数场合下用于执行隔离(disconnection)或者接地 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组合以实现功能单元,执行电流中断以及 隔离和接地功能。
这样,已知,功能单元通过具有分别执行开关、隔离开关(disconnector)、 接地开关功能的三个位置的开关装置设备形成,或者,功能单元通过结合 有接地开关的开关-隔离开关形成,或者功能单元通过结合有开关或者断路 器的包括接地的两个位置的隔离开关形成。还已知,功能单元通过组合分 别执行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和开关功能的三个装置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中压配电室,其使得至少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 功能能够通过利用真空的绝缘技术执行以消除对气体的使用同时保持配电 室的一定程度的紧凑性。
为了该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配电室,该配电室 的特征在于,上述电流流动、中断和电压隔离功能在真空中执行,并且其 进一步包括布置在接地电路中的额外的分离装置,所述装置设计为在电流 流动和电流中断位置在接地电路中增加额外的隔离间隙并且在所述两个部 分之间在电压隔离位置且当上述部分之一被接地时消除该额外的隔离间 隙。
根据特定特征,上述接地功能也在真空中执行。
根据特定特征,该配电室包括三个位置的开关(或者断路器),分别是其 中电流在两个部分之间流动的位置、其中在两个部分之间电流被中断并且 电压被隔离的位置以及接地位置,该开关/断路器收纳在真空盒中。
根据特定特征,该额外的分离装置通过在空气中、在气体中、在油中 或者在真空中的断路技术实现。
根据另一特征,该盒包括壳体,在该壳体内配合有电连接到上述电路 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固定触头、电连接到上述电路的第二部分可动触头、以 及用作浮动屏蔽或者触头并电接地的第二固定触头。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额外的分离装置包括能够使得第二固定触头接地 或者不接地的开关。
根据另一特征,上述电路的第一部分是汇流排,而上述电路第二部分 是电缆。
根据另一特征,第二固定触头位于盒的大致中央处。
根据另一特征,该室包括用于检测盒中漏电的装置。这使得能够检测 出真空的损耗、能够进行真空水平的诊断、或者能够诊断盒的紧密性的损 失。
根据另一特征,这些装置包括用于连续测量流动第二固定触头的电压 或者电流的装置。
附图说明
但是,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将从下面的参照仅以示例性目的给出 的附图的详细描述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中压配电室的示意图;
图2-5以截面视图的形式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分别处于其 中电流能够流动的闭合位置、断开后的打开位置、隔离位置以及接地位置 的配电室。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5中,根据本发明的中压配电室C被示出,其设计来布置在汇 流排1和电缆2之间以保证该两个部件之间的电流的流动(图1的位置a)或 者断开后保证电流中断或者电压隔离(b),或者电缆接地(位置c)。
该室C包括真空盒A和接地T的电路3,该电路3包括空气隔离开关(或 者转换开关)4。
该盒A容纳能够采取三个不同位置的断路器5,该三个位置为允许工 作电流流动的操作位置(如图2所示)、电流断开后的打开位置(图3)、隔离 位置(图4)和接地位置(图5)。
转换开关4可以采取两个位置(图1中的e、f),也就是,其中将盒的连 接点R电接地到地T的第一位置e和其中在该连接点R和地T之间插入一 额外的隔离间隙I的位置f。
如图2-5所示,上述盒A包括大致为圆柱形状的壳体6,该壳体充注满 真空并容纳电连接到汇流排的第一固定触头7、电连接到电流的可动触头8 和经由上述连接点R电性连接到上述转换开关4的第二固定触头9,所述转 换开关能够将上述连接点R接地到地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未经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1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