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异型加强件的中心束管式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1423.8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6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沈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群华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54 江苏省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异型 加强 中心 束管式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心束管式光缆。
背景技术
中心束管式光缆由于其纤芯密度大、价格低,因此,被广泛地应用着。最 常见的有GYXTW型及GYDXTW型,以及它们的派生结构,诸如:GYXTEW型、GYXTZW 型、GYDXTEW型、GYDXTZW型,这些光缆是由松套管、位于松套管中的光纤、包 覆在松套管外的保护层以及位于保护层外的加强件和护套所构成的;加强件同 样位于保护层外,且位于护套内。这此光缆中,加强件为圆形的钢丝或玻璃纤 维增加塑料(FRP),为了护套符合机械性能,因此,加强件与护套边缘的最小 距离值为1mm;同时,为了生产的方便、产品的其它性能以及控制成品合格率, 通常将加强件与保护层间留有一点的间隙,通常该间隙为0.3mm左右;而为了 使光缆达到拉伸力的要求,即使采用了强度较高的钢丝作为加强件,那么钢丝 的最小直径也要0.8mm;所以,光缆中保护层的外缘到护套外缘的最小距离也即 护套厚度一般最小值为2.1mm;通常会达到3mm;而护套采用的材料通常是以聚 乙烯为基材的塑料,价格相当贵;因此,每根光缆都耗用了大量的塑料,同时 给用户增加了很多成本。
藉此,专利号为CN200620076340.3、名称为异型加强中心管式光缆的中国 专利,对于上述光缆进行了改进,采用条状加强件来替代上述的加强件,取得 了一定程度的降本作用;但是,在保持光缆原有性能的前提下,还存在节约护 套用量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地降低护套料的耗用,以更节约原材料,本发明是 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
具有异型加强件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它至少包含以下元件:
至少一根光导纤维7;
位于光导纤维之外的圆柱形松套管5;
位于松套管外的保护层4;
位于保护层外的至少一根加强件2和外护套3;
所述加强件位于外护套之内;所述光导纤维、保护层、加强件、外护套沿 松套管轴线方向延伸;
其特征在于:外护套被凸肋1所隔开,外护套与凸肋为一起挤塑而成的; 所述加强件为条状且与保护层是线接触或面接触的;每一根加强件的中心轴线 与松套管中心轴线各形成一个平面;且在与该平面相切面上的投影方向,所述 加强件的投影位于凸肋的投影之内。
上述所述的具有异型加强件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为 长方体条;且在任意横截面上,该长方形的较长的边是与保护层的边缘相切且 切点位于该长方形的长边之上的。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具有异型加强件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 述加强件原始状态为长方体条;在生产过程中折成圆柱环形体;且在任意横截 面上,该圆柱环形体的的内弧是与保护层的边缘相贴合接触的。
更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具有异型加强件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件在原始状态时,在任意横截面上,其短边的长度值为大于等于0.05mm 且小于等于0.5mm。
上述所述的具有异型加强件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为 金属的或非金属的。
上述所述的具有异型加强件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材 料为钢材或合金材料或玻璃纤维带。
上述所述的具有异型加强件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对 称或不对称地分布在保护层外沿。
上述所述的具有异型加强件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上 的任意一点到达凸肋外边缘的最小距离为1.0mm。
上述所述的具有异型加强件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 为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具有异型加强件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 述光导纤维为G.652或G.655或G.651或G.657或A1a或A1b中的任一种或一 种以上的组合。
更进一步地,上述所所述的具有异型加强件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其特征在 于所述光导纤维位于光纤带6之内。
再进一步地,上述所所述的具有异型加强件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其特征在 于所述光纤带内的光纤数量为2-24根;且松套管内有多根光纤带以层叠的放置 着。
又进一步地,上述所所述的具有异型加强件的中心束管式光缆,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松套管内的间隙中,填充有阻水粉或阻水纱或阻水用的油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群华,未经沈群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1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磨机主轴承乌金瓦轻研刮方法
- 下一篇:便携式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