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吸能盒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0930.X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朱丙睿;杨金秀;高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吸能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吸能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发明名称为“一种汽车副车架吸能盒”专利(专利号:200620075281.8)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多数车型都采用内、外板焊接在一起且两端开口的吸能盒,吸能盒与前保险杠和汽车纵梁连接,用于防止汽车发生碰撞时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现有吸能盒防碰撞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吸能盒,具有更好的防碰撞效果。
实现本发明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吸能盒,具有两端开口的吸能盒本体,其特征在于:吸能盒本体沿车身纵向呈阶梯状。
吸能盒本体沿车身纵向呈1-5级阶梯状。
吸能盒本体接有用于与汽车前保险杠连接的前连接板和用于与汽车前纵梁连接的后连接板。
吸能盒本体采用无缝空心方型钢管辊挤成型。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吸能盒本体采用阶梯状结构,更容易压溃变形充分吸收能量,避免对乘员造成伤害,同时还能使车身保证一定的强度和刚性。而且,本发明采用一体式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切图;
图4为图1的B-B剖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吸能盒本体3接有用于与汽车前保险杠连接的前连接板2和用于与汽车前纵梁连接的后连接板1。如图2、图3所示,吸能盒本体沿车身纵向呈阶梯状,本实施例中,吸能盒本体沿车身纵向呈2级阶梯状。
吸能盒本体采用无缝空心方型钢管辊挤成型,前连接板2以及后连接板1采用钢板冲压而成,后连接板1与吸能盒本体3焊接后通过螺栓安装在汽车前纵梁前端,前连接板2与吸能盒本体3焊接后再与前保险杠横梁焊接。
实施例2:
吸能盒本体沿车身纵向呈3级阶梯状,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09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