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半导体阻抗变换及信号放大器本体替代PCB板的新结构电容式麦克风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9980.6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1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小明;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9/04 | 分类号: | H04R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阻抗 变换 信号 放大器 本体 替代 pcb 结构 电容 麦克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容式麦克风是一种声电转换器,即将声信号转换成为动态的电压信号,随后再转变为动态电流信号。而半导体阻抗变换及信号放大器(简称为“阻抗变换器”或“转换器”)在电容式麦克风中起到将动态电压信号转变为动态电流信号的功能。电容式麦克风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机、MP3、数码像机、PDA、录音机等众多电子产品中,起到将声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的作用。
(背景技术)
现在大量生产的电容式麦克风在加工过程是将阻抗转换器先固定在PCB板上(图1所示),然后再将带有阻抗转换器的PCB板安装在屏蔽外壳内并配合支架、电极板等其它部件,经过多道装配工艺,形成如图1所示的“电容式麦克风”。而阻抗转换器的S极(图2所示)是通过PCB板上的布线与屏蔽外壳连通。在生产组装中,PCB板和阻抗转换器是两个分立的元件。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容式麦克风是通过改变阻抗转换器的本体底面的形状及S电极的合理设计,使阻抗转换器本体在装配电容式麦克风时既起到阻抗变换及信号放大作用,又可替代图1中所示的PCB板作用。
(发明内容)
用半导体阻抗变换及信号放大器本体替代PCB板的新结构电容式麦克风。
本发明赋予用于电容式麦克风的阻抗转换及信号放大器以新的功能。本发明所涉及电容式麦克风是通过改变阻抗转换器的本体底面的形状及S电极的合理设计,使阻抗转换器形状及尺寸相同或略小于电容式麦克风的屏蔽外壳的内径,便于在装配电容式麦克风时保证阻抗转换器既起到阻抗变换及信号放大的基础作用,又能起到了替代图1所示的PCB板的作用,承担起PCB板支撑屏蔽外壳、支架、电极板等其它部件的作用和连通阻抗转换器与屏蔽外壳的作用。
用半导体阻抗变换及信号放大器本体替代PCB板的新结构电容式麦克风的发明创新点在于:
(1)通过改变阻抗转换器的本体底面的形状及S电极的合理设计,使阻抗转换器形状及尺寸相同或部分区域略小于电容式麦克风的屏蔽外壳的内径,使其便于在装配电容式麦克风时保证阻抗转换器即起到阻抗变换及信号放大的基础作用,又能起到了替代图1所示的PCB板的作用,承担起PCB板支撑屏蔽外壳、支架、电极板等其它部件的作用和连通阻抗转换器与屏蔽外壳的作用。
(2)用具有创新点(1)中所述功能的阻抗转换器装配电容式麦克风,即制造用阻抗转换器替代了PCB板的电容式麦克风,图3是该电容式麦克风的剖面图。
(3)用半导体阻抗变换及信号放大器本体替代PCB板的新结构电容式麦克风,不但省掉了PCB板、减少了装备部件、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还间接实现了节约材料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用半导体阻抗变换及信号放大器本体替代PCB板的新结构电容式麦克风的实施方式:
针对电容式麦克风屏蔽外壳的内径尺寸,设计阻抗转换器的外形封装模具,并设计专用的阻抗转换器的金属引线框架,将阻抗转换器内部的半导体芯片固定在引线框架上,并通过压丝技术实现芯片各电级与引线框架的有效连接,然后再用设计好的封装模具将环氧树脂与含有芯片的引线框架塑封于一体,形成既具有阻抗变换及信号放大功能,又能起到了替代图1所示的PCB板的作用,承担起PCB板支撑屏蔽外壳、支架、电极板等其它部件的作用和连通阻抗转换器与屏蔽外壳作用的阻抗转换器。随后采用具有上述功能的阻抗转换器或购买具有上述功能的阻抗转换器,按照常规装配电容式麦克风的工艺生产用半导体阻抗变换及信号放大器本体替代PCB板的新结构电容式麦克风。
用半导体阻抗变换及信号放大器本体替代PCB板的新结构电容式麦克风的优点:
1.取消了PCB版,实现了节材减排,绿色环保。
2.减少了装配部件,提高了生产效率。
3.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1)图1是典型的电容式麦克风内部结构剖面图。
PCB作用:在其上安装阻抗转换器及其它部件,并通过其上的金属布线,将阻抗转换器与屏蔽外壳短路连接,PCB的平面形状与屏蔽外壳的底边外形相似。
屏蔽外壳:将其它零部件包于其中,并起到对外界信号的屏蔽作用。其底边经过翻边后,与PCB板上的用于连接阻抗转换器S极的表面金属布线相连通。
转换器“G”极:与上面的电极板短路连通或通过PCB板上的过渡性连线与铜环短路连接。
塑料环(支架):放置于PCB板上,并起支撑上面部件和防止铜环或电极板与屏蔽外壳短路的作用。
转换器“S”级:通过PCB板上过渡性导线也屏蔽外壳形成短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小明;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谢小明;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99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菜釜饭
- 下一篇:可接收无线电视信号的网络影音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