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水孔桩基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59819.9 | 申请日: | 2009-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6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应虹;阎王虎;彭立志;李勇;田连民;王俊伟;檀兴华;樊俊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7/52 | 分类号: | E02D27/52;E02D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陈振 |
| 地址: | 1011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孔 桩基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中桩基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清水孔桩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基础普遍采用桩基型式。桩基可以将桥梁的上部结构重量及荷载,传至持力层,确保桥梁的正常运转。桥梁的桩基大多位于河床中。近几年,水中桩基施工多采用冲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目前冲孔灌注桩施工普遍采用泥浆钻孔,施工过程中利用泥浆将钻渣带出,并保护孔壁不致坍塌,钻孔完成后,向孔内浇筑混凝土,完成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采用泥浆钻孔会对施工区域水域造成污染,而且该种施工方法仅适合河床较平整和覆盖层较厚的情况。在河床覆盖层很少甚至没有,及河床面不平整的情况下,由于该种地层不能自行造浆,采用现有的泥浆钻孔,必须制备优质泥浆来护孔,不仅增加了施工工作量以及设备的投入,而且影响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泥浆钻孔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桩基施工方法,适用于河床覆盖层较浅或没有覆盖层,以及河床岩面不平整的地质情况下的钻孔施工。
本发明所提供的桩基施工方法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清水孔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浮吊拉锚定位,确定钻孔施工的桩位;
(2)用履带吊吊装钢护筒至浮吊上,调整并保持钢护筒的垂直度,用浮吊悬吊振桩锤在桩位振沉钢护筒,使钢护筒落在基岩上或嵌入基岩内;
(3)利用钢护筒和钢管桩沿江面搭设钻孔施工平台;
(4)在钢护筒上沿江面开孔,使钢护筒内水头高度与江水平齐;
(5)采用全液压冲击反循环钻机进行钻孔施工,钻孔施工过程不用泥浆护壁;
(6)钻进至设计标高后,清除孔底的钻渣,然后下放钢筋笼,浇注混凝土。
上述施工方法,进一步还包括以下特征:
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浮吊拉锚定位,具体方法是:浮吊在水中共抛5个锚,包括:在浮吊船头向前抛出一定位锚,并使定位锚与浮吊船身在一条直线上;浮吊船头向两侧各抛一边锚,在浮吊尾部两侧向河流下游各抛一尾锚;通过所述定位锚的拉紧和放松,调节浮吊的前进和后退,通过两边锚和尾锚的拉紧和放松,调节桩位的左右偏差。
所述步骤(2)中,先用履带吊吊装悬臂导向支架并固定所述悬臂导向支架于浮吊上,然后利用履带吊吊装钢护筒至浮吊上,并利用悬臂导向支架夹持钢护筒和保持钢护筒的垂直度。
所述步骤(2)中,振沉钢护筒时,先利用钢管桩的自重下沉,然后开动振动锤使桩下沉。
所述步骤(5)中,钻孔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土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进尺和转速,对于软弱层,采用低档慢速、大泵量,以免发生先扩孔后缩孔现象;在护筒底口和不同地层交接处附近,采用低档慢速、小进尺钻进,每小时进尺不大于0.5m。
所述步骤(6)中,在钢筋笼下放前,先下潜水工探明钢护筒与岩层接触面至接触面以下1米的孔壁情况,若有有缺口及时处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钻孔施工过程中,由于不用泥浆护壁,减少了泥浆配制工作,从而大大压缩了成桩工期,同时减少了泥浆对施工区域水域的污染。
2、在最后的清孔过程中,由于没有泥浆护壁,会提高清孔的的质量,清孔的时间会大大压缩,同时也保证了混凝土浇筑质量。
3、由于工期的缩短,减少了机械和其他辅助设备的投入。
4、降低了护筒内的水头高度和孔内泥浆浓度,消除了护筒内外的压力差,成功的解决了钻孔施工过程中的液面反穿问题。
本发明适用于河床覆盖层很少甚至没有的情况下,钢护筒落在岩层上,或钻进时直接进入岩层,特别适用于河床岩面不平整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清水孔桩基施工方法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需要用到以下设备:
(1)钻机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98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建筑隔音幕墙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铝蜂窝复合幕墙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