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触控式屏幕防误触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9714.3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1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贾玠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触控式 屏幕 防误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手机触控式屏幕防误触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有愈来愈多手机采用触控式屏幕取代传统按键与屏幕,以作为手机的一输入/输出装置。随着触控式屏幕制程愈来愈成熟,手机所配备的触控式屏幕尺寸也愈装愈大,导致使用者误触问题时常发生。
图1图解来电时,手机触控式屏幕可能显示的画面。使用者可触碰「接听」字样接听来电,亦可触碰「拒接来电」字样拒接来电。然而,手机通常是放在包包或口袋里,使用者非常可能在拿出手机的过程中,误触到触控式屏幕;例如,不小心触碰到「拒接来电」字样而误挂电话。
因此,本技术领域亟需一种防误触技术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揭露一种手机触控式屏幕防误触方法,包括:注册一防误触服务于一手机的一操作系统,以作为背景程式;以及于该手机遭一非使用者主动事件唤醒时,以该防误触服务拦截使用者于该手机一触控式屏幕上的触控动作,以防止上述触控动作经一触控装置驱动程式通知该操作系统而使误触发生作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述防误触服务更于使用者施加一滑动触控于上述触控式屏幕时停止拦截上述触控动作。
此外,手机所使用的触控式屏幕更可支援一透视显示技术,且上述防误触 服务更可于拦截上述触控动作时提供一防误触画面,经上述透视显示技术显示于上述触控式屏幕。该防误触画面可显示一解锁方向,指示使用者依照该解锁方向施加一滑动触控于上述触控式屏幕,以指示该防误触服务停止拦截上述触控动作。
此外,上述防误触服务更可于使用者设定该手机为一防误触状态时拦截上述触控动作,或者,更可于该手机执行一影像播放时拦截上述触控动作。
因此,防误触服务启动其防误触功能时,操作系统不会受使用者误触影响,可照常操作操作系统原本在执行的应用程式。
【附图说明】
图1图解来电时,手机触控式屏幕可能显示的画面;
图2以架构图图解防误触服务所提供的防误触功能对手机的硬件(图面左侧)以及软件(图面右侧)的影响;
图3以流程图叙述上述关于图2的讨论;
图4A与图4B提供防误触画面的几种例子;以及
图5以码表读秒的影像播放为例,说明本案防误触画面的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本案揭露一种手机触控式屏幕防误触方法,与手机软件部分设计一防误触服务(service),于手机开机后向该手机的操作系统(OS)注册,呈背景程式存在于手机中,以于手机发生特定事件时提供防误触功能。
图2以架构图图解上述防误触服务所提供的防误触功能对手机之硬件(图面左侧)以及软件(图面右侧)的影响。以背景程式存在的「防误触服务」在图中标 号为202,隶属于软件部分。
图2硬件部分显示一触控式屏幕204,其中包括一触控装置206以及一显示装置208,分别负责感测使用者的触控动作以及显示影像,作为手机的输入/输出装置。触控装置206与显示装置208可制作于同一玻璃基板上,也可能拥有共用的电路;现有的多种触控式屏幕技术皆可用来实现该触控式屏幕204。此外,该显示装置208可更支援一透视显示技术(overlay)。该透视显示技术可由该触控式屏幕204内的影像显示晶片支援。
图2软件部分除了显示防误触服务202,更提及手机内的一触控装置驱动程式210、一显示装置驱动程式212、一操作系统214以及该操作系统214正在操作的一应用程式216。上述触控装置驱动程式210与显示装置驱动程式212分别用于驱动触控装置206与显示装置208。以下分段讨论不同状态下,软件部分各模块的操作。
在防误触服务202未开启防误触功能的例子中,使用者在触控式屏幕204上的触控动作经触控装置206感测到后会由触控装置驱动程式210传递给操作系统214,使操作系统214正在执行的应用程式216可对使用者的触控动作作出反应。以背景程式存在的防误触服务202可监控操作系统214的状态,以决定是否启动其防误触功能。操作系统214通常具有广播功能,可广播目前发生的事件。当操作系统214广播有一特定事件发生,防误触服务202会启动其防误触功能。该特定事件可为非使用者主动事件,例如,来电、短信、蓝芽信号、电子邮件、或闹钟…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9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