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的脱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9535.X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周鑫;季路漫;吴亦群;李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鑫 |
主分类号: | C07K1/00 | 分类号: | C07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大豆 糖蛋白 脱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一种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的脱色方法,属于食品工业领域。
背景技术
全水溶性糖大豆蛋白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功能性低聚糖类,难消化,热值低,不会导致肥胖症;又是双歧杆菌良好的增殖物质,具有一系列对人体有益的生理功能。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可以广泛的应用于食品、饮料生产,在医药、饲料添加剂方面有诱人的应用前景。此外,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还具有乳化及乳化稳定性、酸性条件下对蛋白颗粒的稳定作用、抗黏结性、成膜性能和泡沫稳定性等优越的功能特性。
国际上对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的开发和利用非常重视,日本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相关技术属于企业秘密。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九五”期间,2000年全国功能性糖总产量约2万吨。但我国生产的全水溶性糖蛋白的色泽不好,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应用和市场价格。因此,对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进行脱色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全水溶性糖蛋白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应用前景。
流化床是一种利用气体或液体通过颗粒状固体层而使固体颗粒处于悬浮运动状态,并进行气固相反应过程或液固相反应过程的反应器。
本发明利用流化床技术与微滤技术集成,以活性碳为吸附剂,料液从装有固体吸附剂的吸附床下端进入,固体吸附剂在床内呈流化状态。由于固体吸附剂在床层内呈流态化,使其返混,这样就提高了固体吸附剂和液体之间接触时间和面积;并与微滤装置偶联,实现快速高效脱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颗粒活性炭作为介质,流化床和微滤的集成分离技术对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进行脱色。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工厂的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溶液为料液。
2)按照固液比0.5%~4%称取颗粒状活性碳(0.10~0.40mm),加入到流化床中记下初始高度。
3)调节泵流速,使活性碳的膨胀高度达到3~5倍,持续脱色0.5~1.0h。
4)与微滤偶联,得到产品。
本发明适用对象是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目前,国产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颜色深,暗褐色,严重影响了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的开发利用。
本发明使用的脱色介质是颗粒活性碳。
本发明利用流化床,采用流化的方式提高活性炭和溶液的接触时间和面积。本发明利用流化床与其他脱色方式相比,脱色效率高,效率高。
本发明利用流化床和微滤的集成分离技术对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进行脱色,进行微滤是为了去除流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活性炭粉末和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流化床和微滤的集成分离技术流程图
图2:产品脱色前后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取一定量的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溶液。
(2)按照固液比2%称取10g颗粒状活性炭,加入到流化床中,记下初始高度。
(3)调节泵流速,使活性碳的膨胀高度达到3倍,持续脱色1h。
(4)脱色完成后进行微滤。
(5)吸附结束后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与原液相比脱色率可达80.1%。
实施例2
(1)取一定量的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溶液。
(2)按照固液比3%称取15g颗粒状活性炭,加入到流化床中,记下初始高度。
(3)调节蠕动泵流速,使活性碳的膨胀高度达到4倍,持续脱色1h。
(4)脱色完成后进行微滤。
(5)吸附结束后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与原液相比脱色率可达84.1%
实施例3
(1)取一定量的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溶液。
(2)按照固液比4%称取20g颗粒状活性炭,加入到流化床中,记下初始高度。
(3)连接流化床、泵和全水溶性大豆糖蛋白溶液。
(4)调节蠕动泵流速,使活性碳的膨胀高度达到3倍,持续脱色1h。
(5)脱色完成后进行微滤。
(6)吸附结束后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与原液相比脱色率可达8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鑫,未经周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95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密封件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类配位高分子作为电子传输材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