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传动比立体车库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59218.8 | 申请日: | 200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啟;沈彩琴;苏娴;滕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祥啟 |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B66D3/04;B66D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坊市开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比 立体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尤其是传动比大、速度快的大传动比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体停车设备大都采用电机驱动吊索的举升方式,但电机驱动的弊端显而易见,首先是电机驱动的噪音大,运行不够平稳,其次由于电机驱动要经过减速变速箱传递动力,运行的速度无法提高,尤其对于高层立体停车设备,取、存车时间长,影响使用效率;再次,电机的运转没有死点,一旦防护措施失误,很容易发生冒顶、摔车等事故,而为了提高安全防护措施的可靠性又会造成制造成本的提高。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液压举升器运行平稳、噪音小。另外,由于液压举升器具有足够的动力,直接作用于悬吊载车盘的绳索,不需要减速变速箱传递动力,运动速度快,存取车时间短;同时,由于液压举升器自身的结构特点,其动作具有两个极端的死点,利用液压举升器的工作死点就可以避免冒顶事故的发生。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虽然具有上述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比如由于液压举升器缸体的长度与举升的范围相对应,而立体停车设备主体框架的尺寸限制了大型液压举升器的使用,因此,普通的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只能用于2-3层的结构,3层以上的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无法使用液压驱动的方式。本人的另一专利申请“多层高速液压式立体停车设备”,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15050.1,公开了一种多滑轮组的技术方案,利用多滑轮组实现大传动比和快速升降的目的。但是在该技术方案中,定滑轮固定安装在框架上,多个动滑轮平行安装在滑轮架上,滑轮架固定连接在液压举升器的举升杆上,这种结构中,液压举升器本体的长度加上滑轮架的长度再加上液压举升器的举升杆的最大伸展长度必须小于立体车库中一个车位的宽度,随着动滑轮数量的增加滑轮架的长度必然随增加。因此,在立体车库中一个车位的宽度确定以后,滑轮组的数量受到限制,滑轮组的数量与液压举升器本体的长度以及举升杆的最大伸展长度成反比,无法大幅度提高传动比以及升降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比大、运行速度快的大传动比立体车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大传动比立体车库包括构成主体框架的立柱、横梁、纵梁,横梁上平面安装有导轨;两根平行的纵支撑分别与两根平行的横支撑成直角固定连接,形成矩形的横移框架,水平放置于主体框架横梁的导轨上,在纵支撑上通过绳索悬吊装置连接载车盘,所述的绳索悬吊装置,包括悬吊载车盘的绳索以及多个滑轮,悬吊载车盘的绳索一端固定连接在横移框架上,依次缠绕经过动滑轮和定滑轮,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载车盘上,定滑轮固定安装在横移框架上,多个动滑轮平行安装在动滑轮架上,动滑轮架固定连接在液压举升器的举升杆上,液压举升器安装在纵支撑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架包括分别设置在液压举升器的举升杆左右两侧的左滑轮板和右滑轮板、固定连接在左滑轮板和右滑轮板顶端的顶板,左滑轮板和右滑轮板上各安装一组动滑轮,顶板固定连接在液压举升器举升杆的顶端。
所述定滑轮安装在定滑轮架上,所述定滑轮架包括分别设置在液压举升器的缸体左右两侧的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底端的横板,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上各安装一组定滑轮,定滑轮架固定连接在纵支撑上。
所述的悬吊载车盘的绳索有四条,所述动滑轮为双槽滑轮,在纵支撑上安装有垂直换向滑轮和水平换向滑轮;四条绳索连接在横移框架上的一端固定于同一点,其中两条绳索依次缠绕经过动滑轮、定滑轮、垂直换向滑轮,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载车盘同一侧面的前后两端,另两根绳索依次缠绕经过动滑轮、定滑轮、水平换向滑轮以及垂直换向滑轮,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载车盘另一侧面的前后两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充分利用了纵支撑的长度,可以使用多级滑轮结构,大幅度提高液压传动比,提高立体车库的实际使用高度和运行速度,尤其适用于10层以上液压驱动的立体车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一层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的俯视图;
图4是动滑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定滑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其中一根绳索的缠绕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祥啟,未经李祥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9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