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组合结构及具有该导光板组合结构的背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8676.X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5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彬;温明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V1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5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组合 结构 具有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的导光板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配合参阅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光板10之组合示意图。该些导光板10包含有一入光面12、一出光面16、以及一侧面18。该入光面12是用以供一光线进入该导光板10,且该入光面12邻近于该出光面16之一侧形成有一凹槽14。该侧面18是邻接于该出光面16,并与该入光面16相平行,且该侧面18之宽度是与该凹槽14邻近于该入光面12之平面距离该出光面16之长度相等。
在实际组装时,该些导光板10具有该侧面18之一侧是迭置于邻近的导光板10之凹槽14上,并且该侧面18平贴于该凹槽14邻近于该出光面16之平面,使得相邻的导光板10之出光面16得以位于相同的一平面上。
然而由于该第一侧面14与该第二侧面18之贴合面并未进行黏固或卡固,因而该利用迭置方式拼接而成之导光板10并不牢固,且容易因运送过程中的震动而产生细缝。当光线由该入光面12进入该些导光板10时,该些细缝将产生漏光的情形,使得光线由该些导光板10之细缝间射出,造成使用该些导光板10之背光模块产生一明显的亮线,进而导致整个背光模块产生亮度不均的问题,并且使得光线的使用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导光板组合结构,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导光板组合结构的背光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导光板组合结构是应用于一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含有一背板、复数个发光单元以及一导光板组合;该导光板组合包含有复数个导光板,该些导光板是设置于该背板上,各该导光板包括:一出光面;还包括:与该出光面倾斜一角度成楔状的一底表面;邻接于该底表面之一侧的一第一侧面,且该第一侧面邻近于该出光面之一侧形成有一朝该第一侧面开口之卡槽;以及邻接于该底表面之另一侧的一第二侧面,且由该底表面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凸出部;该些发光单元是设置于该些导光板之第一侧面,并朝着该第一侧面发出光线,该光线是沿着各该导光板内部传递至第二侧面;并通过对应地嵌合各该导光板之凸出部与邻近的导光板之卡槽,使得该光线得以在该导光板组合内传递;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一导光板组合结构;所述的一导光板组合结构包括有复数个导光板,该些导光板设置于该背板上,各该导光板包括:一出光面;与该出光面倾斜一角度成楔状的一底表面;邻接于该底表面之一侧的一第一侧面,且该第一侧面邻近于该出光面之一侧形成有一朝该第一侧面开口之卡槽;邻接于该底表面之另一侧的一第二侧面,且形成有一凸出部,各该导光板之凸出部是与邻近的导光板之卡槽对应嵌合;以及复数个发光单元;所述的复数个发光单元是设置于该些导光板之该第一侧面,并朝着该第一侧面发出光线,该光线是沿该些导光板内部传递至该第二侧面,并通过相嵌合的该些导光板,使该光线得以在相邻的导光板内传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透过嵌合之方式以拼接该些导光板,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之迭置方式组成而成之导光板,其整体更为牢固,并且可避免因拼接不够紧密导致出光面出现明显的亮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光板之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导光板组合之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导光板组合之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背光模块之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背光模块之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导光板之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导光板之拼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鉴于先前技术所述,本发明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组合。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导光板组合之背光模块。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组合,该导光板组合是应用于一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含有一背板、一导光板组合以及复数个发光单元。该导光板组合包含有复数个导光板,该些导光板是设置于该背板上,各该导光板包含有一出光面、一底表面、一第一侧面,以及一第二侧面。该底表面是与该出光面倾斜一角度成楔状;该第一侧面是邻接于该底表面之一侧,且该第一侧面邻近于该出光面之一侧形成有一朝该第一侧面开口之卡槽。该第二侧面是邻接于该底表面之另一侧,且形成有一凸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86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加热导热油炉
- 下一篇:数据机房余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