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器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58050.9 | 申请日: | 200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9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23/10 | 分类号: | G05D23/10;G05D23/1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器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电子设备进行温度控制时,现有技术通常是根据工作环境温度进行调节,即根据设备的进风口的温度进行调节,当进口温度较高并大于某一预设的温度门限时,将散热器风扇的转速调快,而当进口温度较低并小于某一预设的温度门限时,将散热器风扇的转速调慢。另外还有一种现有技术,是通过考虑在极端情况下,若干个关键器件(不耐热器件)的温度对散热器风扇进行调节,即通过检查关键器件的温度状态是否达到工作极限或保护温度极限,以确保安全,例如在进口温度较低时,风扇通常处于低速状态,但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关键器件的温度较高,且达到了规定的安全温度门限,则自动将风扇转速提高一个级别或者设置为最高转速。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温度门限的形式对散热器风扇的转速进行控制,上述控制方法不能实现对散热器风扇的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控制方法和装置,以提高对散热器风扇转速控制的精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监测设备以及所述监测设备中关键器件的温度参数和功耗参数;
根据监测设备以及监测设备中关键器件的温度参数获取所述散热器风扇的第一控制量;
根据监测设备以及监测设备中关键器件的功耗参数获取所述散热器风扇的第二控制量,其中V2为第二控制量,V2=(VMAX-VMIN)×C,VMAX为所述功耗参数为最大值时所需的对散热器风扇的控制量,VMIN为所述功耗参数为最小值时所需的对散热器风扇的控制量,C为根据监测设备以及监测设备中关键器件的功耗参数所得的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量和第二控制量获取所述散热器的风扇的控制量并对散热器风扇进行控制,所述散热器风扇的控制量为所述第一控制量与所述第 二控制量的差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测设备以及所述监测设备中关键器件的温度参数和功耗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的温度参数和功耗参数获取所述散热器的风扇的控制量并对散热器的风扇进行控制,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监测设备以及监测设备中关键器件的温度参数获取所述散热器风扇的第一控制量;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监测设备以及监测设备中关键器件的功耗参数获取所述散热器风扇的第二控制量,其中V2为第二控制量,V2=(VMAX-VMIN)×C,VMAX为所述功耗参数为最大值时所需的对散热器风扇的控制量,VMIN为所述功耗参数为最小值时所需的对散热器风扇的控制量,C为根据监测设备以及监测设备中关键器件的功耗参数所得的参数;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量和第二控制量获取所述散热器的风扇的控制量并对散热器风扇进行控制,所述散热器风扇的控制量为所述第一控制量与所述第二控制量的差值。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和装置,在对散热器的风扇进行控制时不仅考虑监测设备以及其关键器件的温度参数,而且考虑监测设备及其关键器件的功耗参数,根据上述的温度参数及其功耗参数对散热器的风扇进行控制,在对散热器的风扇进行控制时考虑了设备总功耗和关键器件功耗的影响,有效提高对散热器风扇转速控制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散热器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温度/转速控制关系曲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散热器控制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控制方法,图1为本发明散热器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监测设备以及所述监测设备中关键器件的温度参数和功耗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80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嵌缝腻子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板材界面腻子膏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