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没药烷型倍半萜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56559.X | 申请日: | 200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1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云;邵长伦;魏美燕;林永成;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309/06 | 分类号: | C07D309/06;C12P17/06;A61K31/351;A61P31/00;A61P31/04;C12R1/66 |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崔清晨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没药 倍半萜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中国南海柳珊瑚Dichotella gemmacea内生真菌Aspergillussp.的培养液中提取分离的bisabolane倍半萜衍生物asperginoid A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抗菌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自从1929年从陆地微生物中制备出青霉素以来,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已成为药物的丰富来源,绝大多数临床应用的抗生素都来源于真菌和细菌。微生物中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还有其他的药用价值,如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酶抑制剂等。海洋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与陆生微生物相比迥然不同,特别是高压、高盐度、贫营养、低温、低光照、缺氧等特殊环境因素决定了海洋微生物发展出独特的代谢方式,也提供了陆生微生物无法提供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海洋微生物被认为是高新颖性化学结构和药物先导化合物重要的潜在资源,人们对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新的特效药物寄于极大希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来源于中国南海柳珊瑚D.gemmacea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的培养液中提取分离的bisabolane倍半萜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抗菌药物的应用,它能满足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
一种bisabolane倍半萜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分子式为C16H22O4,结构式为
上述bisabolane倍半萜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菌种培养基中对中国南海柳珊瑚D.gemmacea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进行菌种培养,再在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将发酵产生的液体过滤,除掉菌体,所得发酵液用有机溶剂萃取;萃取液浓缩后进行柱层析或薄层层析色谱分离,将所得洗脱液浓缩, 得无色晶体,即为bisabolane倍半萜衍生物。
上述的bisabolane倍半萜衍生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bisabolane倍半萜衍生物具有抑制病原菌活性,可用作抗菌药物,并且原料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本发明的化合物时,采取下述各步骤:
(1)先在菌种培养基中对中国南海柳珊瑚D.gemmacea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进行菌种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含有葡萄糖1.0%(重量百分数,下同)、酵母膏0.1%、蛋白胨0.2%、琼脂1.0%、氯化钠0.3%,其余为水。使用时将其制成试管斜面,上述真菌菌株在30℃下培养5天。
所述的菌种培养基含有葡萄糖0.1%-5.0%、酵母膏0.01%-1%、蛋白胨0.01%-1%、琼脂0.1%-3.0%、氯化钠0.05%-5%,其余为水。培养温度为15-35℃,培养时间为3-10天。
(2)上述培养所得的真菌菌种进行发酵培养,所用的发酵培养基含有葡萄糖1.0%、酵母膏0.1%、蛋白胨0.2%、氯化钠0.3%,其余为水。真菌菌株于28℃培养30天。
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含有葡萄糖0.1%-5.0%、酵母膏0.01%-1%、蛋白胨0.01%-1%、氯化钠0.05%-5%,其余为水。培养温度为15-35℃,培养时间为7-40天。
(3)化合物asperginoid A的提取分离
将前一步骤发酵产生的液体过滤,除去菌体;所得发酵液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萃取5次,将所得萃取液合并浓缩后,进行柱层析或薄层层析色谱分离,将洗脱液浓缩得无色晶体,即为asperginoid A。
所述的有机溶剂乙酸乙酯可改用正丁醇或氯仿或二氯甲烷。
化合物asperginoid A的质谱数据
EI MS:278[M]+(59),263(37),260(46),245(42),231(29),217(100),203(52),195(62),192(51),189(32),179(37),173(29),161(23),145(17),131(14),69(32)。HREIMS m/z[M]+ 278.1500(C16H22O4,理论值278.1513)。
化合物asperginoid A的核磁共振数据
化合物asperginoid A的晶体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65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