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56524.6 | 申请日: | 2009-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侯健;杜庆军;刘业俊;于波;张言辉;高达;王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G06N3/12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杨大兴 |
| 地址: | 257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藏 动态 连通性 反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藏连通性的评价方法,尤其是采用油藏注入和采出动态数据反演得到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中,油藏连通性是油藏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油田开发动态的重要参数。油藏连通性的认识对提高油藏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油藏的不断开发,油藏参数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静态连通性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地层性质和储层流体连通状况。了解井间动态连通性、弄清注水井水流方向,不仅能够指导高含水期调剖堵水等工艺措施的优化实施,而且对于剩余油分布的定量描述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油田主要通过示踪剂测试、试井、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来研究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但示踪剂测试、试井在实施时会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且费用昂贵;数值模拟方法需要掌握油层的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如油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流体饱和度、油层厚度等参数场,不同时刻油水井的注采数据等,这些参数要准备齐全且要真正符合油藏实际是比较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常规油藏井间连通性研究手段成本高、资料准备困难的缺点,提供一种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利用油藏注入和采出动态数据反演得到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路线是:首先建立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的多元回归模型,根据注入量信号在油藏中的传播特征构建一阶线性系统褶积器,应用褶积器对注入量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将遗传算法引入反演模型的优化求解中,通过对待优化参数的系统训练,反演得到表征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的连通系数以及表征注入信号时滞性和衰减性的时间常数。
由于油藏中的注水井、采油井以及井间孔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注水井注入量是该系统的输入信号,油井产液量则是该系统的输出信号。注入量信号在油藏介质中扩散传播时存在一定的衰减、时滞,如附图1所示。
图2所示为系统单位阶跃响应,q(∞)是响应的终值,与激励值接近,0.5q(∞)则是响应曲线终值的一半。其动态性能指标中的延迟时间Td定义为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其终值一半所需的时间。基于阶跃响应动态性能指标,定义了表征注入信号时滞性和衰减性的指标τ,定义为:
式中,τ为表征注入信号时滞性和衰减性的时间常数,month;Td为延迟时间,month;γ为延迟时间与时间常数的折算系数,其经验取值为3.0。
结合油藏数值模拟进行注入信号时滞性和衰减性影响因素研究,得到了时间常数与导压系数、井距以及孔隙度的关系式:
式中,φ为孔隙度,小数;d为井距,m;为导压系数,cm2/s。
在油田生产中,每一口井的产量变化都与周围与之连通的所有注水井的共同作用相关联。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思想,对于一个由NI口注水井和NP口生产井组成的注采系统,生产井j的产液量可以由相邻的注入井注入量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6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