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梳联喂棉箱纤维低损伤输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6059.6 | 申请日: | 200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华;许小平;杨巧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拉(金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21/00 | 分类号: | D01G21/00;D01G15/4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 |
地址: | 2132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梳联喂棉箱 纤维 损伤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梳联喂棉箱,尤其涉及清梳联喂棉箱的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清梳联喂棉箱是清梳纺织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之一,目前普遍使用的清梳联喂棉箱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它包括配棉头1、排尘管2、吹风机3、输棉上通道4、开松部件、输棉下通道6、吸尘部件、输出罗拉部件和淌棉板9,其中,吸尘部件、输出罗拉部件和淌棉板9构成了棉箱的输出装置,配棉头1和排尘管2均设置在棉箱的顶部,配棉头1与输棉上通道4相通,开松部件设置在输棉上通道4、输棉下通道6和风道10的交合处,开松部件包括喂棉罗拉51、打手52和喂棉板53,喂棉板53设置在喂棉罗拉51和打手52啮合处的左上方,喂棉罗拉51位于打手52的右上方,喂棉罗拉51由减速机带动,打手52由打手电机54带动,喂棉罗拉51与打手52的转向相同;风道10的上端与吹风机3相通连,其下端从打手52的左侧与输棉下通道6相连;吸尘部件由左回风箱71和右回风箱72组成,左回风箱71和右回风箱72分别设置在输棉下通道6的左、右两侧;输出罗拉部件设置在输棉下通道6的出口处,所述输出罗拉部件由水平设置的左输出罗拉81和右输出罗拉82组成,且左输出罗拉81和右输出罗拉82的径向尺寸相同,在左输出罗拉81和右输出罗拉82的下方设有淌棉板9,淌棉板9的出口与梳棉机的喂棉入口相对接,梳棉机的喂棉入口由梳棉机喂棉罗拉21、梳棉机刺辊22、梳棉机给棉板23组成,梳棉机喂棉罗拉21与梳棉机刺辊22水平方向分布,梳棉机给棉板23位于梳棉机喂棉罗拉21的下方,棉流由梳棉机给棉板23导入经梳棉机喂棉罗拉21和梳棉机刺辊22输送给梳棉机。
其工作过程为:纤维通过配棉头1、输棉上通道4输给开松部件,经喂棉板53和喂棉罗拉51喂给打手52,由于喂棉罗拉51和打手52均为逆时针转动,纤维在喂棉罗拉51、打手52和喂棉板53的共同作用下被开松,纤维经开松后由吹风机3提供的压力流吹送至输棉下通道6中,当纤维流经输棉下通道6时,纤维中的灰尘和小杂被吹入左回风箱71和右回风箱72中,并由排尘风机从排尘管2输入滤尘器,纤维顺着淌棉板9进入梳棉机喂棉罗拉21,再沿着梳棉机给棉板23到达梳棉机刺辊22。
这种结构的清梳联喂棉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
①纤维开松部件开松后,在输棉下通道6中绝大多数纤维是按长度方向垂直下落,当落入到左输出罗拉81和右输出罗拉82上,在重力和气流的双重作用下,纤维被吹倒,使得纤维的长度方向与输出罗拉的轴线相平行,这样形成的棉层纤维之间没有抱合力,棉层在喂入梳棉机时会导致断层,同时经左输出罗拉81、右输出罗拉82所输出的纤维长度方向与输出罗拉的轴线是平行的。
②由于从淌棉板9输出的棉层中的纤维多数为横向,横向分布的纤维喂入梳棉机喂棉罗拉21和梳棉机刺辊22后,在梳棉机刺辊22的高速运转下,会将纤维横向打断,增加纤维短绒,从而减少纱线的强度。
③从梳棉板处泄下的气流层带出一部分杂质,循环气流使杂质混入棉层,造成棉层的二次污染,经梳棉机梳理后生条质量指标不稳定,易产生段差。
根据现代纺织工艺要求,如果输入梳棉机的纤维能纵向排列的话,不仅可以提高棉层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而且可以减少纤维损伤,纤维的周向性有较大提高,在进一步分梳时可减少短绒产生,而且段差会明显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清梳联喂棉箱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梳联喂棉箱纤维低损伤输出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清梳联喂棉箱纤维低损伤输出装置,它包括输棉下通道、吸尘部件、输出罗拉部件和淌棉板,吸尘部件和输出罗拉部件设置在输棉下通道与淌棉板之间,其特征是:所述输棉下通道为带有弯道的“L”型通道,吸尘部件由上回风箱和下回风箱组成,上回风箱和下回风箱沿淌棉板的底面垂直对称分布,所述输出罗拉部件由上输出罗拉和下输出罗拉组成,上输出罗拉和下输出罗拉的径向尺寸相同,上输出罗拉和下输出罗拉沿淌棉板的底面垂直对称分布,淌棉板设置在输出罗拉部件的出口处,淌棉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0°~25°,输棉下通道通过其下段设有的圆弧弯道与输出罗拉部件相连接。
进一步,淌棉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拉(金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拉(金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6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