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道内抛丸除锈钢砂自动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55784.1 | 申请日: | 200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远;张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景远 |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于正河 |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抛丸 除锈 钢砂 自动 回收 装置 | ||
1.一种钢管道内抛丸除锈钢砂自动回收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前活动板、后固定板、弹簧、弹簧柱、转轮压盖、转轮内环、转轮外环、轴承、聚氨酯胶条、刮砂板底座、行走轮、抛头小车、行走减速器、高压风机、输送带减速电机、抛头杆提升装置、输送带减速机、抛头杆、风机输气管、前导向风嘴、对管车、托辊装置、提升电机、出砂控制器、工件对管筒、传动车、直联抛头、传送带、抛头电机、传动轮、轴套、立轴和除锈砂回收器,各部件在包括现有抛砂机构基础上结构原理性加工组装成一体式钢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按功能分为刮砂单元、转轮单元和行走单元三部分;其中刮砂单元又分为四组,每组包括前活动板、刮砂板底座、后固定板、弹簧柱和弹簧;转轮单元由两组左右对称的转轮组成,每组转轮由转轮内环、转轮外环及固定在其外侧的转轮压盖组成;钢砂和锈尘装运机构由抛头小车、对管车和传动车组成,其中,抛头小车上部固连制有抛头杆、抛头杆提升装置和高压风机;抛头杆为四块钢板组成的矩形钢管,矩形钢管中间的空间用来容纳钢砂传送带及风机输气管,矩形钢管上表面的钢板挖有方空,钢砂在重力作用下落在抛头杆内的传送带上;抛头杆提升装置调节直联抛头的上下位置,高压风机通过风机输气管连接前导向风嘴,前导向风嘴随直联抛头向前运动;对管车上装有供丸装置、工件对管筒和用于托举抛头杆的托辊装置,其中供丸装置由液压式出砂控制器和位于抛头杆内部空间的传送带组成;钢砂装载传运过程中,液压式出砂控制器控制给砂量,钢砂落在传送带上向前传动至直联抛头部分,由直联抛头抛出对钢管进行除锈;工件对管筒利用其内部的一圈平行于管道截面的板固定在被除锈钢管前端;两台传动车分别制有对于管道中心轴线对称的四个轮子;被除锈钢管尾端接制积尘砂室,通过高压风机的旋风向外抽剩余的钢砂和钢锈,经传送带运至对管车上的供丸装置,使钢砂循环利用;除锈砂回收器套制在抛头杆上的直联抛头后面,抛头杆做向前进给运动的同时做旋转运动,由于除锈砂回收器焊接在抛头杆上,同时随抛头杆做向前进给运动;除锈砂回收器由四片钢板焊接固定在抛头杆的四角处,其内环不转,外环转动,将抛 打出的钢砂和除掉的钢锈一起刮起收集,在重力作用下抛落到表面挖空的抛头杆的传送带上,实现了钢砂的回收和再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道内抛丸除锈钢砂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轮外环有两个,结构为一圆环,其外侧面钻孔,分别与刮砂板底座的钻孔及转轮压盖的孔用螺钉连接;转轮内环两个,结构为一中间略高两侧略低的圆环,安装时其卡在转轮压盖的内圈;转轮压盖为两个,结构为一盘形圆环;内环卡在转轮压盖的内圈中,转轮压盖的突起台嵌在转轮外环的内圈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道内抛丸除锈钢砂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刮砂单元中的前活动板有四个,结构为一矩形钢板,其一条长边上焊有活页,钢板一平面上焊有垂直于钢板面的小矩形钢板,中间钻孔,小矩形钢板两侧加筋板固定;后固定板有四个,结构为一凸字结构的钢板,前面下段两侧焊有弯板,同侧焊有垂直于钢板面、中间钻孔的小矩形钢板,其上侧两边分别加筋板固定;背面下端两侧加垂直于板面的钢板;钢板肩部两侧分别钻有两个上下两空孔,与刮砂板底座竖直板上两孔相对应;刮砂板底座有八个,每个转轮外环上均匀布有四个,刮砂板底座由两块钢板组成,下面一块为弧形板,两侧钻孔,与转轮外环上的钻孔相对应;竖直板为矩形,钻有两孔,与后固定板上肩部两孔相对应;前活动板不带活页的一端插入后固定板的弯板中,两板的小矩形钢板在同一侧,弹簧套在弹簧柱上,弹簧柱两端插在小矩形板的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道内抛丸除锈钢砂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活动板有四个,其结构为一长一短两块由活页连接的矩形钢板组成,其角度根据钢管道内壁直径调节;弹簧一端与前活动板短板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道内抛丸除锈钢砂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单元制有行走轮八组,每个转轮外环均布四组,每组由轴套、立轴及行走轮各一个组成;行走轮装在立轴上,立轴装在轴套里,轴套焊接在转轮外环的外侧,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景远,未经张景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57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