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电套筒式拉压双向受力主动抗震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4589.7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6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社良;马乾瑛;朱军强;代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套筒 式拉压 双向 力主 抗震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抗震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电套筒式拉压双向受 力主动抗震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物跨度增大、高度增加以及结构形式日益复杂化,对结构的安全 性和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控制技术消除或减弱不利因素产生的影 响得到了越来越多设计者的重视,其中,被动、半主动控制技术在土木工程中 的应用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及应用,而严重依赖于驱动装置的主动控制技术,则 由于传统振动控制驱动装置响应慢、出力小、冲程小等因素影响,其应用受到 了很大限制。传统的主动抗震控制驱动装置通常只能够实现单向受压抗震控制, 且不能满足较大位移变形的需求,另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差,工作效率也 比较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主动抗震控制装置对环境的适应能较差,工作效率低的技术 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电套筒式拉压双向受力主动抗震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压电套筒式拉压双向受力主动抗震控制装置包括外层套筒, 设置于外层套筒上端部的紧固换力螺母,穿过紧固换力螺母的第一连接杆;设 置于外层套筒下端部的第二连接杆;所述外层套筒内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内层套 筒,所述内层套筒内放置有压电堆;所述内层套筒的上端与紧固换力螺母通过 螺栓固连;所述内层套筒上端部与压电堆上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传递端板;所述 内层套筒下端部与压电堆下端部之间设置有带铰的第二传递端板;所述外套筒 下端内侧设置有在运动过程中与第二传递端板铰相接触的凸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外层套筒与内层套筒上、下两端之 间设有空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外层套筒与内层套筒上、下两端之 间设置有螺栓。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铰为半圆球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电堆为长方体或圆柱体。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运用压电堆这一新型智能材料应用于土木工程的主动控制系统,实现了 结构抗震的新途径,在控制主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智能性、高效性和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2.构造简单实用,性能可靠,将拉力转化为压力充分发挥压电堆受压性能 好的性能,比较符合土木结构抗震受力性能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A方向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B-B方向的剖面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C-C方向的剖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外层套筒1,紧固换力螺母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第一凸块601; 螺栓5;内层套筒6,第二凸块401;压电堆7,第一传递端板8;第二传递端板 9;铰10;调节螺栓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压电套筒式双向主动抗震控制装置,包 括外层套筒1,设置于外层套筒1上端部的紧固换力螺母2,穿过紧固换力螺母 2的第一连接杆3;设置于外层套筒1下端部的第二连接杆4;外层套筒1内设 置有中空结构的内层套筒6,内层套筒6内放置有为长方体或圆柱体形的压电堆 7;内层套筒的上端与固换力螺母2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内层套筒6上端部与 压电堆7上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传递端板8;内层套筒6下端部与压电堆7下端 部之间设置有带半球形铰10的第二传递端板9;内套筒6上端面内壁上设置有 在运动过程中与第一传递端板8相接触的第一凸块601;外层套筒1下端内侧设 置有在运动过程中与第二传递端板9的铰10相接触的椭圆型第二凸块401。外 层套筒与内层套筒上下两端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栓11。由于压电材料具有正逆压 电效应,因此既可以做传感器又可以做驱动器,但是一般压电材料的压电应变 系数很小,即使施加很大的电压,输出位移也较小。本申请中的压电堆为多组 压电片在力学上串联、电学上并联的结构,它使各压电片产生的位移可以叠加 输出,增加了位移输出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4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