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层网络联合资源优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54422.0 | 申请日: | 2009-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3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三阳;郑巍;徐展琦;齐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Q11/00 |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程晓霞 |
| 地址: | 71003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层 网络 联合 资源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多层光网络中的资源联合优化,具体是一 种三层网络联合资源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正 在向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演变和过渡。“网络融合”是未来网 络发展的主要思路,通过一种网络标准实现综合业务并不可行。在网络结构上,多 种网络并存的现状经历了IP/ATM、IP/SDH和IP/WDM几个阶段。虽然IP/WDM被 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络的最理想解决方案,但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在引进新的网 络技术的同时,仍将保留能带来收益的电信业务以及其对应的网络技术,因此,在 很长一段时间内,网络结构将出现IP/SDH/WDM这样三层网络共存的情况。目前 国内已建成的两个WDM实验网络:中国自然科学基金网(NSFCnet)和中国高速信息 示范网(CAINONET),都是使用国内基本成熟的IP/SDH/WDM设备构建的。
传统的网络路由方法多是以Dijkstra方法为主,再辅以各种策略。在中小型集中 式网络中,Dijkstra方法有着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以及分布式网络 的普及该方法逐渐地不适用于新型的网络结构。同时现有的多层网络大多是考虑的 IP/WDM两层网络,而现有网络结构却是IP//SDH/WDM三层结构,因此研究三层 光网络的联合资源优化方法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有必要就具体的最佳路 径搜索、路由以及层间资源融合并共享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规划。
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9年4月15日公开,公开号为CN 101409596A的专 利申请“一种动态业务的波长路由光网络规划方法”,公开了一种动态业务的波长路 由光网络规划方法。该方法利用静态优化方法得到静态优化的光网络中每个光交叉 节点的收发机数目和每根光纤的复用波长数,将其作为动态业务模拟的输入,得到 网络阻塞率。根据网络阻塞率调整业务随机抖动的强度,多次调用静态优化方法完 成光网络规划。该方法基于静态优化方法,保证了规划结果的全局优化特性,同时 通过阻塞率验证,规划所得到的波长路由光网络可适应业务动态特性,使动态业务 下网络阻塞率低于阻塞率上限。该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利用静态优化的方法对动 态业务进行优化虽然可以得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动态业务,无法 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资源;2)该方法中对于业务的路由选择过于简单,只是选择最 短路径,而在实际的情况中,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链路利用率和时延等。
又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6年8月9日公开,公开号为CN 1816007A的 专利申请“层次光网络路由选择失败后的重路由方法”,公开了一种层次光网络路由 选择失败后的重路由方法。在该方法中,当一个源发起端路由失败时,将路由不同 的两个节点作为一个排除信息对通过信令消息传递到前一个源发起端进行重路由, 直到重路由成功或回溯到路由连接的首节点重路由失败,其中,进行重路由时,最 多只能选择任何一个排除信息对中的二元组中的两个节点中的一个。该发明能够有 效地解决层次路由路由选择或者重路由失败回溯过程中的有效性,防止出现存在链 路但没有路由可走的局面。该发明申请存在如下缺陷:1)重路由采用的回溯寻找的 机制虽然可以找到新的路由,但是花费时间过长,若是路由中节点过多,时延将会 大大增加,无法处理很多实时业务;2)在回溯的过程中,若回溯的节点也失效,那 么该方法将失效,不具有普适性。
本发明项目组对国内外专利文献、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以及从网络渠道进行检 索,再尚未发现与本发明密切相关和一样的报道或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或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蚂蚁代理适 用于IP/SDH/WDM三层网络联合资源优化方法,本发明将动态业务的选路和传送 分离开来,利于对业务进行实时的传送,路径的实时恢复,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 在控制平面的寻路通过蚂蚁代理进行,不仅综合考虑网络的诸如网络拥塞状况、业 务等级等多方面情况,还适应大规模分布式网络,能够实时有效的对网络状况进行 响应,降低动态业务请求的拒绝率;通过不同网络层与层之间的协同合作,充分利 用各层的空闲资源。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4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瓦楞纸箱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水族箱胶粘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