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etri网的分组密码算法的硬件实现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53697.2 | 申请日: | 2009-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9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学;沈国新;焦汉明;吴振寰;罗虎;陈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9/14 | 分类号: | H04L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etri 分组 密码 算法 硬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etri网的分组密码算法的硬件实现,属于密码算法硬件实现领域。
背景技术
信息安全问题日益重要,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各国均在不断研究更高安全 性、更高效的密码算法。本发明涉及的基于Petri网的分组密码算法是我国山东科技大学吴 哲辉教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设计思想不同于现有密码体系,算法基本思路 是选取一个唯一可达向量无界Petri网,通过该Petri网的运行得到该Petri网部分可达标识集 与达到此标识的可达向量集、通过整数的素因子分解和合成将Petri网的标识向量转换为大整 数、对此大整数及可达向量排序,并由可达标识与可达向量排序后的序号对应关系确定一个 2k元置换,从而实现k位分组密码。该密码算法重要特点是一次一密,且分组长度可调,有 效对抗现有密码分析手段,从而有更好的安全性。置换关系只在加解密算法开始时计算一次, 随后对数据的加解密操作最终简化为置换操作,加解密大数据量时,计算置换关系的初始开 销比重降低,加解密效率近似等于置换效率,效率较其他算法高。
该算法涉及的Petri网运算操作可以转化为矩阵操作,算法复杂,涉及矩阵乘法、排序等 操作,需要的计算量较大。采用纯软件实现时,在取分组长度为9的情况下,加密算法大致 需要60万次整数的加法、乘法和比较运算。经过测试,在2.40GHz的双核CPU台式机上,Petri 网的关联矩阵为4×6矩阵,L1为1,L2为7,计算置换表一次所花的时间为10ms。在嵌入式 系统中,CPU运算能力、存储等硬件资源都非常有限,纯软件实现该算法需要更长的时间, 经测试,在运行uClinux操作系统的NiosII/f微处理器平台上,时钟频率100MHz,4Kbytes 指令缓存,2Kbytes数据缓存的情况下,Petri网的关联矩阵为4×6矩阵,L1为1,L2为7 时,计算置换表的时间高达3470ms,这是实际应用中是无法忍受的,因此限制了该算法在嵌 入式系统中的应用。采用硬件实现该算法是可行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的分组密码算法的硬件实现方法。内容包括:
(1)将Petri网信息按矩阵形式表达,并传送给硬件,硬件通过矩阵操作实现Petri网运行, 单时钟周期计算得到指定某Petri网标识的所有下一级可达标识,去除重复标识后加入系统 可达标识集中并按计算顺序附序号;
(2)硬件采用有限状态机控制,实现Petri网有效可达标识Mx间的排序;
(3)硬件采用有限状态机控制,实现Mx序号与计算序号的对应关系,得到置换表;
(4)核心电路外部挂接主流片上总线接口后可形成知识产权模块(IP核),模块内部设计为 硬件DMA方式从外部存取器中读取明文/密文数据,采用(3)中置换表置换后,写出密文/明文 数据。
本发明采用纯硬件实现基于Petri网的分组密码算法,显著降低算法执行时间,实测加 解密速度相比纯软件实现可提高210倍,扫除了该算法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的性能障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硬件功能电路框图
图2是基于Petri网的分组密码算法的输入说明
图3是采用本发明涉及的方法,设计的基于avalon总线接口的Petri网密码算法硬件 IP核在实际系统中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现例具体说明如何应用本发明方法设计avalon总线接口的Petri网密码算法硬件知 识产权模块(IP核)。
(1)将Petri网表达为关联矩阵形式,如图2所示,将示例4×6唯一可达无界Petri网 表达为关联矩阵A,将A输入算法。同样,将可达标识表达为向量形式。
(2)Petri网运行模块
本模块首先采用组合逻辑电路,根据公式Mx’=Mx+AT并行计算可达标识Mx的所有 下一级可达标识,在单周期内完成。
采用有限状态机FSM设计,对本次得到的下一个Mx’,按顺序判断是否已在系统有效可达 标识集内,若已存在,则舍弃,否则,将其加入系统有效可达标识集内,并按计算顺序标序 号。
(3)Mx排序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36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