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海中厚砂矿床的无贫化隔离采矿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3514.7 | 申请日: | 200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5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照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照朗 |
主分类号: | E21C50/02 | 分类号: | E21C5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2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海 砂矿 贫化 隔离 采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海洋采矿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浅海砂矿床现行采矿工艺是三步法:(1)采砂船抽取海底矿砂,②现场提取粗精矿,③尾砂填回海底;但对于潮汐活动强的近海中厚砂矿体,回采过程中未开采的矿砂和回填尾砂会很快混合,不能形成隔离沟,由此造成极大的损失和贫化;如海南某锆钛砂矿床,矿体厚度8米,水深近10米,试采时,回采坑槽很快就被潮汐填平,尾砂与矿砂混在一起,无法开采;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矿砂与尾砂隔离难题,实现无贫化开采。
发明内容
在采砂船排尾部位设置尾矿仓,并安装排料口;将转运设备的容器改装成开口圆筒状,筒内挂设集装袋;由排料口将尾砂装入集装袋后,用缝口机封口;转运设备将尾砂集装袋运送到排尾溜槽,按规划位置排入海中;尾砂集装袋在潮汐作用下以下沉为主,水平位移很小,能在海底形成稳定的堆积坝,实现分区隔离开采;所述的集装袋是一种高强度、易降解的塑胶编织袋,每条集装袋的容量一般设置为2~3立方米,其特性是透水不透砂,能够将尾砂与矿砂有效隔离,实现理论上的零贫化率;集装袋所选的塑胶材料的降解时效一般应在20~30年,对海洋环境影响不大;采矿结束后,用抓岩机回收部分集装袋,进一步减少海洋污染;集装袋制造成本参考价每条袋15~20元人民币,约有20~30%的尾砂需要装袋回填,其余尾砂可回填到集装袋围成的封闭空间中,估算尾砂处理成本不超过每立方米2元人民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照朗,未经刘照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3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舰船用金属板式家具的抽屉面板与本体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