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杠杆平动效应节能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53197.9 | 申请日: | 2009-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6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春祥 |
| 主分类号: | F16H21/00 | 分类号: | F16H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2552 河北省任丘***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杠杆 平动 效应 节能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杠杆平动效应节能的装置,尤其是将省力值转换为节能值。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杠杆省力的机械利益大小,是由杠杆与支点的连接结构不同所决定,即杠杆的省力不省功原理是因杠杆的运动方式只限于绕支点运动一种方法造成,这就是现有杠杆的应用局限性与缺陷。
经研究,在客观现实中,还存在着一种几千年人类惯用熟知的杠杆平动方法未被认识与发现,例如人拉平板车就是典型的杠杆平动方法,即人的拉力点与平板上重量和车轮轴支点就组成了一种杠杆力关系,可拉力点与重力点并不绕支点运动,而是由车轴支点作用车轮滚动平移运动。该杠杆平动的特征是:“当平板车上重量与车轴支点垂直线两侧对称平衡时,它没有平动效应。但只要平板车上重量与车轴支点垂直线两侧不对称,例如将车平面后倾某一角度时则重力后移到杠杆的重力点一侧,就产生杠杆平动效应,表现为人拉车非常轻松并且前进速度可加快。”根据这一发现原理发明了一种杠杆平动效应节能装置,它与滑轮相同,属静力学本质,是一种杠杆应用方法发明,故它不存在有输入输出效率之能量守恒问题,它只是改变了杠杆运动方式的可节能杠杆工具装置,是突破了常规杠杆只限于绕支点运动唯一方法的局限,而原创的杠杆因运动方式改变而产生节能特性的全新杠杆方法发明与产品结构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改变目前节能技术只限于“节约与回收余热”的技术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杠杆平动效应节能装置,该节能装置技术不仅可节能降耗,而且在匹配各种动力克服驱动阻力时,它是突破了“节约与回收”性质的节能方法与技术。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将杠杆绕支点运动作功,改为杠杆平动即支点绕定轴转动作功,由定轴、卡簧、中心置有轴承的负载轮、垫片、杠杆支架轴承,杠杆连接杆、中心置有轴承的主动轮、顺序机械连接,其特征是:杠杆按重力G=2F值结构作用力点F在左,重力点G在右平置的支点架焊接在一轴承孔横截面外圈顶部固定,在平置定轴上左卡簧往右顺序穿入负载轮、垫片1、杠杆支架轴承、垫片2、主动轮、右卡簧固定,再将杠杆作用力点与主动轮用连接杆两端铰链活动连接,另将杠杆重力点与负载轮用连接杆两端铰链活动连接,且两轮连接点半径值相同。则组成了重力大两倍于作用力值的零速比(作用力行程与重力行程相同)绕定轴运动作功的节能装置结构产品,该主动轮和从动轮的滑轮皮带传动方式和齿轮传动方式,则都是本节能装置主题的全部应用结构。而它的另一原理特征是:因本节能装置是零速比结构特性,所以它的应用效益最大化是多个节能装置组合应用结构,即前节能装置的从动轮与后节能装置的主动轮皮带或者齿轮连接方式,其组合节能值大小是单个节能装置值的指数关系,即GX,G=单个节能装置值,x=组合节能装置个数。显然,发明的实质是将杠杆平动方式后,则实现了将杠杆省力值转换为节能值之目的。
本发明的科学原理依据是:即对平板车运动揭示发现的“杠杆平动效应原理”,其杠杆平动效应是以《工程力学》贾名著主编的全国高等院校教材第279页至286页,达朗伯原理;即用静力学中研究平衡问题的方法来研究动力学问题,常称为动静法。达朗伯在1743年提出的这个原理:“是对质点系人为地加入质点系惯性力,就可求解质点系两类动力学问题,建立起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例如杠杆力矩平衡本身就是静力学原理,但将杠杆力矩平衡的支点与车轮连接,则杠杆惯性力作用车轮轴就不是正反两力共线反向平衡,而是杠杆支点力与车轮和地面支撑点之间两力不共线(因杠杆重力后倾),造成车轮轴垂直中心线两侧重力不对称而失衡,车轮必向重力轻的一侧方向滚动,此杠杆滚动平移之能量就是杠杆平动效应能量。并且杠杆的省力因是平动位移,则必将省力转换为节能,即杠杆平动静力平衡也与运动加速度建立了关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杠杆省力转换为节能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仅将公知杠杆的绕支点作功改为杠杆平动绕定轴作功方式,结构简单,适用广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杠杆平动效应节能装置的正视和侧视整体结构图。
附图1的侧视图中,1、定轴,2、左卡簧,3、中心置有轴承的负载轮,4、杠杆重力点与负载轮的连接杆,5、杠杆支点架,6、杠杆,7、杠杆作用力点与主动轮的连接杆,8、中心置有轴承的主动轮,9、轴承间垫片,10、杠杆支点架轴承,11、右固定卡簧。
附图2是实施方案中实施例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春祥,未经陈春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31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处理专用耐温耐压双向自增强塑料管材
- 下一篇:一种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