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配合耦接的电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53029.X | 申请日: | 200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0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W·福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3/648;H01R1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飞 |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配合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触头模块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模块化连接器被广泛地应用在电子系统中,如计算机系统中。模块化连 接器用来将系统内的多个部件例如外围设备或网络连接于计算机。典型地, 模块化连接器可以是插头组件或插座(header)组件,它们相互配合从而在系 统的部件之间提供电气连接。
模块化连接器一般包括多个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 被布置成排和/或列。信号触头一般成对布置,并且与相应的接地触头形成传 输差分信号的触头组。然而,在邻近的触头组的信号触头之间会发生电气干 扰和串话。因为信号触头被彼此直列式地布置成排和/或列,两个邻近的信号 触头可能电气干涉并相互之间产生串话。在信号触头之间的电气干涉和串话 降低了系统的速度和操作效率。由于阻抗不连续,模块化连接器的性能也会 降低。例如,在差分和/或共用模式阻抗的不连续可能会存在。随着模块化连 接器密度的增大、模块化连接器尺寸的减小和/或数据速率增大,与电气干 涉、串话和/或阻抗不连续有关的问题将会更为突出。
另外,传统的模块化连接器在制造中还会遇到其它的困难。例如,由于 模块化连接器密度增大和/或尺寸减小,制造这样的模块化连接器可能会比较 困难和费时。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改进的电气性能的模块化连接器,其可以以低成本 的方式来制造。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一种电气连接器包括具有配合端和安装端的壳体。多个触 头模块被壳体所保持。每个触头模块包括一连接板,该连接板具有相对的触 头面和从该连接板的末端延伸的凸缘。每个触头模块保持沿着触头平面布置 的一对信号触头。凸缘和连接板形成了通道,使触头面和信号触头暴露。多 个接地触头被壳体所保持。每个接地触头被沿着相应一个触头模块的一个凸 缘布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的实施例形成的用于电子系统的一对电连接器;
图2是用于图1所示的电子系统的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个剖面图;
图4示出了用于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电路板的配合接口;
图5是具有被壳体所保持的触头的另一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6示出了沿着触头的不同部分得到的图5所示的触头的剖面图;
图7示出了用于图5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电路板的配合接口;
图8是其它的另一个电连接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的实施例得到的电子系统10的电连接器的剖面 图。该电连接器是用于连接电子系统10内的多个部件的模块化连接器。该电 连接器为针座或插座连接器12和插头连接器14。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 器12被平板安装到电路板16,其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一部分,例如计算机。该 插头连接器14可与该连接器12相配合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电气连接。该插头 连接器14可被平板安装或线缆安装以将其它设备连接到计算机。
该连接器12包括保持多个触头模块20的壳体18。每个触头模块20包括 多个触头22。该触头22端接于电路板16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电路。该壳体18 包括配合端24,其具有被布置为与插头连接器14配合的配合接口。该壳体 18包括被安装到电路板16的安装端26。该插头连接器14包括壳体28和多 个被配置为与触头22配合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电气连接的配合触头30。
该连接器12和插头连接器14被示意性地示出为两个模块化连接器,该 两个模块化连接器在它们之间传输和/或接收电子信号。如图1所示的该模块 化连接器12、14仅仅是示意性表示的连接器,并且这里的主题可应用到多种 不同应用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连接器。该模块化连接器12、14可具有任何 的尺寸和/或形状,这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合。该模块化连接器12、14可具有 任意数目的触头22、30,它们被布置成任何结构用于传输电子信号。
图2是用于与该电子系统10(如图1所示)一起使用的电连接器100的 剖面图。该电连接器100为与图1中示出的电连接器12相似的针座或插座连 接器。这里描述的电连接器100的主题和特征可被等同地应用到插头型连接 器,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插头连接器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30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确定再热裂纹敏感性的方法
- 下一篇:制备环烷醇和/或环烷酮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