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显示屏幕的按钮开关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2767.2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3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仁文 |
主分类号: | H01H9/18 | 分类号: | H01H9/18;H01H13/50;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显示 屏幕 按钮开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钮开关,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显示屏幕的按钮开关结构,其可于周缘产生光圈,从而提高按钮的显示作用,且使按钮更具有视觉美感。
背景技术
一般自动贩卖机、自动控仪器设备、游戏机或拉霸等机台所使用的按钮,由于需突显按钮的位置及功能,通常是将按钮开关的上盖,设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其内则设有发光二极管或灯泡的发光源,凭借发光源的发光显示或辅佐以按钮开关表面的印刷或图像贴纸,提高按钮的显示效果。然而,由于常用按钮开关发光源及印刷、贴纸的图像显示效果固定无变化,整个按钮开关单调欠缺视觉美感。发明人有鉴于此,于是秉持从事该项业务多年的经验,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改良一种,祈使屏幕显示器按钮更具有显示作用及视觉美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具有显示屏幕的按钮开关结构,可于按钮的周缘产生光圈,从而提高按钮的显示作用,且使按钮更具有视觉的美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具有显示屏幕的按钮开关结构,其包含:
一座体,其为框状;
一上盖及一下盖,其相互套合的置于座体,该上盖及下盖的内部由上而下分别设有一屏幕显示器(LCD、OLED、TFT-LCD)、一开关面板及一设有微动开关的电路板;
一导光板,其包覆于上、下盖的周缘,其底缘设有一电路板,于电路板的表面周缘设有多个个间隔排列的发光二极管,使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分别对应于该导光板;
凭借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一屏幕显示器按钮,使屏幕显示器借助于连接 于外部的电路的驱动,以供显示不同的动态或非动态的图像画面,且借助于该多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使亮光对导光板照射后,经由该导光板的导引光源,于上盖的周缘产生一明亮的光圈。
前述的具有显示屏幕的按钮开关结构,其中,该置于座体的上盖和下盖的周缘分别设有垂直的突垣,使下盖的突垣小于上盖的突垣,于上盖和下盖盖合后,凭借突垣构成定位。
前述的具有显示屏幕的按钮开关结构,其中,该置于座体的上盖为透明的材质,以供直接由上盖观视屏幕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像画面。
前述的具有显示屏幕的按钮开关结构,其中,该座体于其外缘设有具有弹性的卡合件,以供卡合于不同的机台。
前述的具有显示屏幕的按钮开关结构,其中,该设于导光板底缘的电路板,其中心设有一开孔,以供导光板所连接的导线穿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以导光板配合设有发光二极管的电路板,构成屏幕显示器按钮结构,于按钮的周缘产生光圈,从而提高按钮的显示作用,且使按钮更具有视觉的美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座体;11.卡合件;2.上盖;21.突垣;3.下盖;31.突垣;4.屏幕显示器;40.电路板;41.导线;5.开关面板;6.电路板;61.微动开关;7.导光板;8.电路板;81.开孔;9.发光二极管;100.屏幕显示器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及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主要设有一座体1,于该座体1外缘设有具有弹性的卡合件11,以供卡合于不同的机台。座体1的内部设有一相互盖合的上盖2及一下盖3,其中,该上盖 2为透明的材质,周缘设有垂直的突垣21,该下盖3周缘则设有垂直的突垣31,使突垣31略小于上盖的突垣21,于上、下盖2、3盖合后,凭借突垣21、31构成定位;
该上盖2、下盖3的内部,由上而下分别设有一屏幕显示器4(LCD、OLED、TFT-LCD)、开关面板5及设有微动开关61的电路板6,其中,该屏幕显示器4连接于一电路板40,由电路板40以导线41连接于外部的电路,该开关面板5则定位于微动开关61;
一导光板7,设于上盖2、下盖3的周缘,其底缘设有一电路板8,屏幕显示器4以导线41穿设,电路板8的表面周缘则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发光二极管9,使该多个发光二极管9分别对应于该导光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仁文,未经孙仁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2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换器
- 下一篇: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包鉴别的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