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各向异性磁体原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52534.2 | 申请日: | 200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0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日置敬子;薮见崇生;桥野早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F1/053 | 分类号: | H01F1/053;C22C38/00;B22F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各向异性 磁体 原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施热塑性加工而获得的磁各向异性磁体原材 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发动机、发电机等用途,广泛使用含有钕、 钐等稀土元素的磁体(稀土类磁体)。使用稀土类磁体是因为其 具有优异的磁特性,并且是比较廉价的。所述磁特性以矫顽磁 力(iHc)和剩余磁通密度(Br)为重要的指标。
矫顽磁力是用于使磁化为零时所需的磁场的大小。通常已 知的是,在该矫顽磁力较大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
剩余磁通密度表示在磁体材料中最大磁通密度的大小(磁 场强弱的程度)。在该剩余磁通密度较大(高)时,由于可以实 现发电机等装置的小型化以及降低磁体成本,因此是非常有利 的。
因此,作为稀土类磁体,最常使用剩余磁通密度高的 Nd(钕)-Fe(铁)-B(硼)磁体。
另一方面,以往已知有通过对R(稀土元素)-Fe-B系磁体合 金实施热塑性加工而获得的磁体合金(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 专利文献1中主要记载了通过优化R-Fe-B系磁体合金的组成及 其加工条件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的磁特性的各向异性磁体。
另外,为了提高矫顽磁力,已知有主要使用Pr(镨)的磁 体(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基于确保铸造和 热轧时的加工性和高矫顽磁力的观点而将Pr的组成限定在15~ 17原子%范围内的磁体(参照段落[0014])。另外,已知通过对 Pr-Fe-B系铸造合金施加适当的热处理,可以获得具有高矫顽磁 力的磁体(参照专利文献3的“作用”)。
然而,在高温环境下所使用的发动机等用途中,以往的磁 体具有以下问题。
在技术上,以Pr、Nd为主成分的稀土类磁体的磁特性具有 如下权衡(trade-off)关系:在提高剩余磁通密度时矫顽磁力 降低,而在提高矫顽磁力时磁通密度降低,二者很难同时提高。
因此,虽然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磁体合金尤其通过提高磁 通密度而提高了最大磁能积((BH)max),但具有不能获得充分 的矫顽磁力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2和3中所记载的磁体虽然 获得了高的矫顽磁力,但具有未必获得充分的剩余磁通密度的 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298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739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2-32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以Pr为主成分的磁各向异性磁 体原材料在不降低剩余磁通密度的情况下提高矫顽磁力。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磁各向异性磁体原材料主旨 在于具有以下构成:
(1)前述磁各向异性磁体原材料具有Pr-T-B-Ga系的成分 组成,其含有12.5~15.0原子%的Pr、4.5~6.5原子%的B和0.1~ 0.7原子%的Ga,余量由T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其中,T是Fe或一部分Fe用Co置换的组成;
(2)前述磁各向异性磁体原材料的用剩余磁通密度(Br)/ 饱和磁通密度(Js)定义的磁取向度为0.92以上;
(3)前述磁各向异性磁体原材料的晶体粒径为1μm以下。
前述磁各向异性磁体原材料可以用Nd置换一部分Pr。其 中,Pr占全部稀土元素的50原子%以上。
另外,前述磁各向异性磁体原材料的一部分前述Pr(以及 根据需要所添加的Nd)可以被选自Dy和Tb中的至少一种置换。
此外,前述磁各向异性磁体原材料可以进一步含有选自Cu 和Al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磁各向异性磁体原材料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 序:
熔化、骤冷、粉碎工序,将被配合成能形成本发明磁各向 异性磁体原材料的成分组成的合金熔体骤冷,并将由骤冷获得 的薄带粉碎;
冷成型工序,将由粉碎获得的合金粉末冷成型;
预备加热工序,将由前述冷成型工序获得的冷成型体在 500℃以上且85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预备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未经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2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篱机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