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邻伪随机码混淆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52165.7 | 申请日: | 200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2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36/32 | 分类号: | H04W36/32;H04B1/6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健;龙洪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随机 混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识别邻伪随机码混淆的方法和装 置。
背景技术
在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统中,基站使 用不同时间偏置的PN(Pseudo Number,伪随机码)序列进行调制,其中所 述PN序列由15阶移位寄存器产生,共有32768个相位,即32768个码片。 由于相位一个码片的两个PN序列的相位非常相近,且单位码片传播的空间 较小,移动台很难分辨信号来自哪个基站。为增加不同PN序列的隔离度, 配置可用的PN序列相位之间间隔64个码片。所述可用的PN序列由它的 PN偏置来定义,所以网络中最多有512个PN偏置。由于传播环境的复杂 性以及其他因素,64码片的间隔仍然不能使移动台区分基站,所以引入参 量PILOT_INC,用于进一步增加隔离度,即可用的PN偏置的个数为 512/PILOT_INC,这样PN偏置又减少了。
随着用户量的增加,需要在原有CDMA网络的基础上新建大量新的基 站,使得同PN混淆、邻PN混淆的现象多有发生,造成网络干扰和移动台 掉话,严重影响网络质量。
其中邻PN混淆是指移动台无法区分至少两个相位间隔很近的PN偏置 的导频信号。例如:移动台与基站A(PN100)建立呼叫;当移动台检测到 邻区集基站F(PN200)的导频信号时,由于传播时延会造成PN短码的相 位发生偏移,基站G(PN202)的导频信号落在基站F(PN200)的搜索窗 内,当移动台请求与所述基站F(PN200)建立切换时,移动台从所述基站 F(PN200)的搜索窗内监听到的是基站G(PN202)的导频信号,如果所述 基站F(PN200)中为所述移动台建立的业务信道的沃什码被所述基站G (PN202)的移动台使用了,所述移动台根据监听得到的基站G(PN202) 的导频信号,会解调并合并所述基站G(PN202)中使用该沃什码的移动台 的信号,结果会出现误帧率高甚至掉话的问题。
如何识别现有CDMA网络中存在的邻PN混淆,是现有CDMA网络面 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识别邻伪随机码混淆的方法和装置,能够识别邻PN 混淆。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识别邻伪随机码(PN)混淆的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台在与参考扇区所在参考基站建立通话时的第一位置信息以 及在所述通话过程中与有效非参考扇区所在邻基站建立切换后的第二位置 信息;
如果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的偏差大于阈值,且所述移 动台在建立切换后发生掉话,确定所述邻基站存在邻PN混淆。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第一位置位置信息是采用如下方式获取的:
获取所述移动台与所述参考基站的第一参考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距离以及所述参考扇区的扇区方位角,确定所述移动 台的第一位置信息。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
如果所述非有效参考扇区的个数为1个时,所述第二位置信息是采用如 下方式获取的:
获取所述移动台与所述邻基站的第二参考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距离、所述第二参考距离以及所述参考扇区和/或有 效非参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确定所述移动台的第二位置信息。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具有如下特点:
如果所述有效非参考扇区的个数为1,以所述参考基站为圆心,所述第 一参考距离为半径,得到圆1;以所述邻基站为圆心,所述第二参考距离为 半径,得到圆2,确定所述圆1和所述圆2的有效节点为所述移动台的第二 位置信息,其中所述有效节点的获取方式如下:
如果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离,两圆的圆心连线与所述圆1和所述圆2 相交,虚交点为P1和P2,且所述虚交点P1和虚交点P2位于参考扇区的扇 区波瓣角内,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虚交点P1和虚交点P2的中间位置;
如果所述圆1和所述圆2相切,切点为P3,且所述切点P3位于所述参 考扇区的扇区波瓣角内,则确定所述有效节点为所述切点P3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2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高效的放线装置
- 下一篇:电缆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