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镁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1640.9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5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施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东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47/14 | 分类号: | C22C47/14;C22C4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镁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添加碳纤维有效地提高材料本身的性能,尤其适合于制造笔记本电脑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笔记本性能的提升发热量的问题日趋严峻,超轻薄型笔记本的出现,使传统的塑料外壳不能再满足要求,厂商们开始寻找质量更轻、硬度更高和散热性能更优秀的材料。在散热性能方面只要你学过化学都晓得金属铜的散热性是最好的,但是它的比重太大了达到8.96,而且表面容易氧化生出铜绿,如果使用它来做外壳散热性能的确能大幅度提升,但重量却不能减下来。于是人们开始想到比重只有2.7的金属铝,它的散热性能仅次与铜,不过纯铝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软,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当纯铝和掺入少量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后硬度、韧性、抗冲击性等机械性能得到大幅提升,而且经过氧化处理的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Al2O3氧化膜防止进一步氧化,于是铝合金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新型笔记本外壳材料的首选。
通常采用铝镁合金作为笔记本外壳的材料,由于镁本身在空气中易腐蚀,所以镁的含量不能太高,否则使得外壳易腐蚀,通常镁含量大约在80%左右,而铝大约在20%左右,此种材料由于镁含量不高,因此,抗冲击能力不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镁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该工艺不仅提高材料的抗冲击能力,而且不易腐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镁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步骤如下:首先,将Al粉1-3份、Mg粉0.5-1份、0.01-0.02份碳纤维与0.01-0.02份Mo粉末混合,并搅拌;然后,将以搅拌好的混合粉末压制成金属片;再,将金属片在炉子里烧制,用氩气保护或是真空,温度为475℃;最后,冷却即可制得成品。
优先地,搅拌时间为1小时。
优先地,压制金属片的压强为4MPa。
优先地,烧制时间至少为2小时。
本发明揭示的铝镁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由于在铝镁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中添加碳纤维,保证材料的抗冲击性能的同时,提高其耐腐蚀性;而且添加Mo,显著改善了金属相与碳纤维的润湿性,界面结合得到了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首先,将镁粉、铝粉、碳纤维、Mo按比例称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Al粉1份、Mg粉0.75份、0.015份碳纤维与0.015份Mo粉末混合。然后,将这些粉末混合倒入研钵中,一般用一个小时搅拌均匀。再,将以搅拌好的混合粉末用仪器压制成圆柱金属片,压力为4MPa。并将金属片在炉子里烧,用氩气保护或是真空,温度为475℃,烧制时间至少为2小时,目的是反应充分。最后冷却即可制得成品。
实施例2
首先,将镁粉、铝粉、碳纤维、Mo按比例称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Al粉2份、Mg粉0.5份、0.01份碳纤维与0.01份Mo粉末混合。然后,将这些粉末混合倒入研钵中,一般用一个小时搅拌均匀。再,将以搅拌好的混合粉末用仪器压制成圆柱金属片,压力为4MPa。并将金属片在炉子里烧,用氩气保护或是真空,温度为475℃,烧制时间至少为2小时,目的是反应充分。最后冷却即可制得成品。
实施例3
首先,将镁粉、铝粉、碳纤维、Mo按比例称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Al粉3份、Mg粉1份、0.02份碳纤维与0.02份Mo粉末混合。然后,将这些粉末混合倒入研钵中,一般用一个小时搅拌均匀。再,将以搅拌好的混合粉末用仪器压制成圆柱金属片,压力为4MPa。并将金属片在炉子里烧,用氩气保护或是真空,温度为475℃,烧制时间至少为2小时,目的是反应充分。最后冷却即可制得成品。
本发明揭示的铝镁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由于在铝镁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中添加碳纤维,保证材料的抗冲击性能的同时,提高其耐腐蚀性;而且添加Mo,显著改善了金属相与碳纤维的润湿性,界面结合得到了有效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东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东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16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SiC的金属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防拉条烫伤喷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