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移动卫星通信终端的平面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51507.3 | 申请日: | 200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0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瑞荣;汪伟;邹永庆;齐美清;张洪涛;杨揆;汤艳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Q13/10 | 分类号: | H01Q13/10;H01Q13/08;H01Q1/2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移动 卫星通信 终端 平面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它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移动卫星通信终端的天线。
技术背景
卫星通信不仅可以实现保密通信,而且通信覆盖区域大、通信距离远、通信成本不随 距离增加而增加。卫星通信不仅可以进行话音通信而且还能传送数据、传真以及图像等。 因此,卫星通信在各个行业,特别是在普通通信无法实现的一些地方,如浩瀚无际的海洋 上等,都得到了广泛使用。卫星通信弥补了GSM(GPRS)、CDMA等移动通信系统需要依赖 大量基站的缺点,使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甚至高速移动中)都能很 好的进行通信的奋斗目标成为可能。
卫星通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发展到70年代末,地球站设备不断 减小,建立直接安装在用户所在地的小型站已成为可能,这就是所谓的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固定 式VAST卫星系统,多为反射面天线,体积大,架设安装复杂,寻星时间长,无法在移动 中使用;第二阶段:机械跟踪式VAST卫星系统,体积大,架设安装复杂,寻星较迅速, 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第三阶段:移动超小型端机VAST卫星系统,体积小,架设简单,寻 星迅速,可以在移动中使用。
车辆、舰船等运动载体在运动中的卫星通信系统称为“动中通”,即移动卫星通信终 端。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虽然兴起不久,但由于它具有即使在高速运动的载体上也能很好 的解决宽带多媒体信息,特别是高质量的视频图像的实时传输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得到许多应用和迅速的发展,它特别适合于军用和民用中应急移动通信和突发事件现场的 指挥通信。
目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天线形式以反射面和多层微带较多,其在性能上各有 特点,但均有其致命的缺点。
反射面天线:是静止状态下卫星通信天线的主要形式,其增益较高、易加工,但体积 大、重量重、架设安装时间长,用于移动卫星通信,体积、重量和高度的缺陷越发明显, 不再适用。
多层微带天线是低轮廓栅板式天线的主要形式,在美国、韩国等国家已形成产品,但 价格十分昂贵。且多层微带天线效率低、造成系统馈电网络复杂、成品率低、系统造价昂 贵,不适合民用产品。
由于卫星通信使用频率分集,卫星通信终端必须使用正交双极化天线。常规的波导裂 缝双极化天线利用两种不同缝隙实现,须两套馈电网络,需要较大空间排布,致使馈电网 络十分复杂,体积大,加工难度高,成本高。虽可用微带网络减小空间,但损耗却使人不 能接受,因而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上述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天线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剖 面、高增益的适用于移动卫星通信终端的平面天线。
本发明采用耦合馈电的方式,可将两套网络在一层内排布,大大减小了馈电网络的复 杂度,减小了天线的体积,降低了天线的剖面,损耗小,适于安装在移动载体上,作为通 信终端。
根据上述发明构思,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适用于移动卫星通信终端的平面天线包括两根垂直极化阵、两根水平极化阵和两根馈 电波导5,所述垂直极化阵为具有宽边辐射纵缝的脊波导1,所述水平极化阵为具有窄边 辐射斜缝的矩形辐射波导2;
两根脊波导1和两根辐射波导2平行并排交错放置,形成双极化线阵;相邻的两根辐 射波导2端部由U形波导弯头连接;且辐射波导2的高度高于脊波导1;一根馈电波导5 正交位于双极化线阵一端底部,另一根馈电波导6正交位于双极化线阵另一侧底部;两根 脊波导1的两端封闭,两根辐射波导2的两端封闭,馈电波导5和另一根馈电波导6的一 端封闭,另一端馈电;
所述两根脊波导1和馈电波导5之间设有贯通的倾斜偶合缝7,两根辐射波导2端部 的U形波导弯头处和另一根馈电波导6之间设有贯通的偶合纵缝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15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级满布层流罩的液槽密封
- 下一篇:灌溉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