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旋转喷涂机的电弧管喷涂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1465.3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尹新平;黄维平;张后生;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兴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5/06 | 分类号: | B05B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阳行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旋转 喷涂 电弧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弧管的工装夹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旋转喷涂机的电弧管喷涂夹具。
背景技术
电弧管在喷涂氧化铝保温层时,需要用到专门的夹具对电弧管进行定位,然后再进行喷涂。而传统的电弧管喷粉模在使用时,将喷粉模安装在喷涂机上,将电弧管的翼片插入喷粉模的槽中,电弧管的放电腔全部露出喷粉模外,喷涂时,将喷嘴对着电弧管放电腔的两端进行喷氧化铝保温粉。采用传统的喷粉模进行喷涂时,放电腔保温粉的喷涂位置只能依靠操作者的经验与熟练程度控制,可操作性低,喷涂效果差,保温粉喷涂不整齐,保温粉容易喷涂到放电腔的发光部分上,且喷涂不均匀,从而影响整个电弧管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面所述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旋转喷涂机的电弧管喷涂夹具。
为了解决上面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旋转喷涂机的电弧管喷涂夹具,包括有柱型本体,在本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的本体上端面开设有与电弧管的放电腔及翼片相匹配的安置口,在本体内由安置口往下延伸开设有能容置电弧管其中一个翼片和放电腔的管腔。
所述的管腔延伸开设至安装槽处。所开设的管腔的深度能足够容纳其中电弧管其中一个翼片与大部分的放电腔,使电弧管的另一个翼片和放电腔需喷涂的一尾端露出喷涂夹具的本体外。管腔的作用是保证电弧管在喷涂时,以保护电弧管发光部分不被喷涂,同时也保证了电弧管的喷涂位置、尺寸一致。
所述的本体上安装槽处的侧壁开设有固定螺孔。喷涂夹具通过其安装槽安置于喷涂机,通过固定螺丝穿过固定螺孔,起到紧固喷涂夹具的作用。
本发明通过在喷涂夹具的本体内开设与电弧管的放电腔及翼片相匹配的管腔,管腔能足够容纳其中电弧管其中一个翼片与大部分的放电腔,能够保证电弧管在喷涂时,保护电弧管发光部分不被喷涂,同时也保证了电弧管的喷涂均匀,喷涂位置及尺寸一致。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喷涂夹具的第一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喷涂夹具的第二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喷涂夹具的俯视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A面剖析图。
图5为电弧管的结构图。
图6旋转喷涂机台的部分截图。
图7为喷涂夹具安装于旋转喷涂机的装配图。
图中:1.本体、2.安置口、3.管腔、4.安装槽、5.固定螺孔、6.喷涂机工作台、7.夹具安装基座、8.安装凸台、9.放电腔、10.翼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如图所示,电弧管喷涂夹具包括有柱型本体1,在本体1的下端面开设有安装槽4,安装槽4处的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固定螺孔5;本体1上端面开设有与电弧管的放电腔及翼片相匹配的安置口2,在本体1内由安置口2往下延伸开设有能容置电弧管其中一个翼片和放电腔的管腔3;管腔3延伸开设至安装槽4处。所开设的管腔3的深度能足够容纳电弧管其中一个翼片与大部分的放电腔腔体,使放电腔只有需喷涂的一尾端露出喷涂夹具的本体1外。管腔3的作用是保证电弧管在喷涂时,以保护电弧管发光部分不被喷涂,同时也保证了电弧管的喷涂位置、尺寸一致。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旋转喷涂机的喷涂机工作台6上具有喷涂夹具的夹具安装基座7和位于夹具安装基座7上的安装凸台8,将喷涂夹具的安装槽置于夹具安装基座的安装凸台上,并通过固定螺丝穿过固定螺孔紧固喷涂夹具;喷涂时,将电弧管放置于喷涂夹具上,电弧管的其中一个翼片10和大部分放电腔9的腔体置于喷涂夹具的管腔内,使得电弧管的另一个翼片和放电腔需喷涂的一尾端露出喷涂夹具的本体外,然后通过喷涂机的喷嘴喷涂氧化铝保温粉,边喷涂边旋转,不仅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电弧管喷涂时,既保证了电弧管的发光部分不被喷涂,也保证了电弧管喷涂位置及尺寸一致,喷涂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兴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兴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1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