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X波段空间行波管的慢波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1433.3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8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贺兆昌;法朋亭;高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27 | 分类号: | H01J23/27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波段 空间 行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波电真空器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X波段空间行波管 的慢波结构。
背景技术
空间行波管是目前航天装备的通讯、导航及数传等有效载荷系统以及星载 转发器和合成孔径雷达(SAR)发射机的关键部件,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在行波 管内,高频信号沿慢波线轴向传输,在行进过程中因获得电子注的动能而得到 放大。因此,高频信号与电子注的互作用效率是影响行波管总效率的一个关键 因素。
高效率慢波系统的设计是研制空间行波管的重要环节。由于电子注与高频 信号只有在同步条件下才能进行有效互作用,因而电子注能够向高频场交出的 能量只是其速度比同步速度高出的部分所对应的动能,使得其电子效率比较低, 通常只有20%左右。而且,行波管容易产生自激振荡,需要设计合适的衰减器 来抑制。同时,考虑螺旋线散热和耦合阻抗的问题,需要设计合适的夹持杆。
从原理上讲,在电子注与微波场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电子注交出能量, 其速度也随之降低,当降低到与微波场相速接近时,换能过程就逐步停止,管 子输出达到饱和。为使电子注继续向高频场交出能量,提高互作用效率,我们 采用螺距跳变技术,降低高频信号的相速,使高频信号与电子注达到速度再同 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X波段空间行波管的慢波结构,该慢波结构由管壳、 螺旋线、夹持杆和衰减器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慢波结构的输出段螺旋线具有螺 距不同的多个段。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X波段空间行波管的慢波结构,其中管壳采用内径 R=1.9mm的蒙乃尔材料,螺旋线采用高纯真空熔炼钼,尺寸为0.13mm×0.26mm, 夹持杆采用楔形结构,材料选用具有良好导热性的BeO99,衰减器采用具有一 个切断的碳膜。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X波段空间行波管的慢波结构,其中衰减器分为长度分 别为15mm和21.5mm的两段,中间留有长度为2.3mm的漂移区。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X波段空间行波管的慢波结构,其中慢波结构的输入段 螺旋线长度为44mm,螺距为0.54mm。输出段螺旋线依次包括长度为43mm, 螺距为0.57mm的开始段;长度为2.12mm,螺距为0.53mm的过渡段;以及长 度为10.58mm,螺距为0.49mm的结束段。
本发明的设计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根据电压电流指标,确定γa=1.1,选择管壳的内径、螺旋线尺寸和 夹持杆的初步尺寸,并计算输入段螺距。
其次,根据电压电流指标,确定磁场强度,利用软件计算输入段的互作用, 得到输入段的长度和螺距,使输入段得到较高的增益。
再次,根据输入段的参数,结合小信号增益曲线,利用软件计算输出段的 参数,使输出段达到饱和状态,得到输出段的螺距和长度。
最后,在计算好的输入输出段设置衰减器,利用软件计算,得到输入输出 段螺距曲线,衰减器的长度曲线,使输出功率满足高效率的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计算的互作用效率高达35.78%,从而使管子的总效 率提高,结合降压收集极,行波管总效率可达到5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慢波装配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集中衰减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螺旋线螺距分布图;
图4为慢波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根据管子的技术指标要求,选取阴极电流Ik=60mA,慢波电压V0=3900V, 计算电子注的速度、高频输入信号的功率、相速、导波波长、减速比、轴向相 位常数和径向相位常数等物理参数;
2)计算螺旋线的平均半径和通道半径,选取0.13mm×0.26mm的高纯真空 熔炼钼螺旋线、内径R=1.9mm的蒙乃尔管壳、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楔形BeO99 夹持杆,慢波装配结构截面图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14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