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冶金焙烧炉生产金属化球团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50999.4 | 申请日: | 200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秉正;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瑞帆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8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冶金 焙烧 生产 金属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冶金金属化球团的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现行的金属化球团生产均是采用铁精矿粉为原料,以煤粉为还原剂,在 竖炉中进行焙烧而获得。生产出来的金属化球团杂质含量较高,硫磷去除较 难,而原料只能使用铁精矿粉,成本较高,导致市场推广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利用冶金焙烧炉 生产金属化球团的方法,其核心是利用冶金企业现有的装置,基本上不改变 现有的工艺条件,利用二次成球技术,进行金属化球团的生产,以降低投资 和运行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利用二次成球技术;二是控制好焙烧 炉的温度和时间,由此生产出不同金属化率和不同氧化亚铁率的金属化球团 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利用冶金焙烧炉生产金属化球团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利用冶金焙烧炉, 采用二次成球技术进行的金属化球团的生产;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球核:以占球核总重量的55-90%的冶金含铁废料为原料,或 者进一步还加入铁矿粉为原料,以占球核总重量6-40%的煤粉或焦粉或炼铁 重力除尘灰为还原剂,另加占球核总重量0.5-5%的球团矿用粘接剂,将上述 原料、还原剂和粘接剂混合,用造球机制作成粒径3-10mm的球核;
(2)制作生球:用生球总重量20-79%的铁矿粉和/或冶金含铁废料、 0.5-3%的球团矿用粘接剂,生球总重量20-79%的球核,用造球机二次成球, 制成以铁矿粉和/或冶金含铁废料为球壳,并包裹球核的生球,生球粒径 5-40mm。粒度过小要影响高炉的透气性;粒度过大要影响高炉的还原性;进 烧结机的粒度5-10mm为好;从转炉用料的角度来讲,则要求较大的粒度 10-40mm为好。
(3)将生球送入冶金焙烧炉中焙烧,不改变冶金焙烧炉的氧化燃烧气 氛,使球核在球壳内形成还原气氛,制得金属化球团。
上述使用的冶金含铁废料可选用炼钢除尘污泥、炼铁重力除尘灰、烧结 环冷除尘灰、轧钢除尘污泥和/或氧化铁皮。
球团矿用粘接剂采用球团矿用复合粘接剂、腐植酸或膨润土。球团矿 用复合粘接剂可采用GY-3。
另外,在制作球核时,原料中采用炼铁重力除尘灰时,可以不用另加 还原剂。
另外,生球水分一般为9-12%,生球含水量对其质量影响很大,合适的 含水量与原料条件有关,应根据现场当批原料试验加以确定。
生球质量检验:生球抗压强度每个球不小于0.5-2.0kg;生球落下强度 将球自0.5m高处自由落到钢板上,取其不被摔碎的次数。应≥4次。
对上述原料的基本要求如下:
铁矿粉的铁品味要求在65%以上,冶金含铁废料的铁品味要求在55% 以上,达不到要求的必须经过分选、富集,使其达到。
对球核和生球采用的铁矿粉和冶金含铁废料的粒度要达到-200目占 70%以上。
原料水分≤8%,原料中有害杂质的要求:S≤0.3;P≤0.03-0.12;Pb ≤0.1;Zn0.1-0.2;As≤0.07;Cu≤0.02;钠、钾越少越好。对原料脉石成分 的要求:脉石包括SiO2、Al2O3、CaO及MgO等,在高炉条件下,这些氧 化物不能或很难被还原为金属,最终以炉渣的形式与铁分离。前两项低些好, 后前两项高些好。
本发明中冶金焙烧炉可采用烧结机、冶金球团竖炉或回转窑。
1、对于采用冶金焙烧炉采用烧结机时,其焙烧工艺过程为:
(1)将经二次成球得到的所述生球从烧结生产使用的烧结原料用混合 机处加入烧结生产流程之中,与常规生产烧结矿使用的烧结原料一起混合, 生球占总混合料,即烧结矿原料加生球的总重量的5-30%,进入烧结台车上 进行烧结,采用烧结矿的生产工艺,得到含有金属化球团的烧结矿。所述生 球粒度应控制在5-10mm。
2、对于采用冶金焙烧炉采用冶金球团竖炉时,其焙烧工艺过程为:
(1)将经二次成球得到的所述生球通过布料机均匀地布料到竖炉顶部 的烘干床上,被560-580℃的热风加热,烘干、预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瑞帆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瑞帆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09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音机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变压器缓冲并网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