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蚕脓病防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0958.5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6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肖珍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珍治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360 重庆市大足***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蚕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蚕脓病防治的方法,尤其是在家蚕活跃季节减小诱发脓病的病因。
【背景技术】
病源体经食下传染,创伤传染及野外昆虫的互相感染而引起蚕儿发病。从感染到病菌到发病约经过5-7天时间,小蚕期发病较快,大蚕期发病较慢,主要发生在3-4眠前后。
脓病症状:蚕体肿胀,体色乳白,行动狂噪,常在蚕座四周及窝边爬行,皮肤易破,爬行过的地方留有乳白脓液的痕迹,死亡后,蚕体腐烂发黑,最后皮肤破裂流脓而死。脓蚕:5龄盛食期到催熟期发病,全身肿胀,体色乳白。
脓病多发生于春季蚕期的5、6、7月份,秋季蚕期的9、10月份。进入5月份以后,我区大部分蚕区的气温偏高,细菌活动活跃,加上此时春蚕已丈多连续饲养了2~3批,病原有了一定的积累,如果此时消毒防病措施不力,饲养操作不当,剜往往爆发脓病。秋季蚕期脓病的发生除以上因素外,叶质不良也是诱发脓病的重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蚕脓病防治的方法,它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技术方案是:
1、添食抗菌素,减少细菌对脓病感染的坍同促进作用。添食氯霉素、蚕病清等抗菌素,不仅对细菌病有预防作用,同时也有抑制脓病发生的效果。
2、注意催青保护,防止蚕种被二次污染。蚕种在出库提酸时,已经将附在蚕种表面的病原杀灭。如果发种的环节复杂或催青的环境不良,蚕种极易发生二次污染。解决的办法是蚕种领回后,用2福尔马林或0.5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进行卵面消毒,消毒后的蚕种放置于干净的蚕室进行催青。
3、加强桑目的肥培管理,做好桑园害虫的防治工作。桑园多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对增强蚕的体质,减少蚕病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桑园要适时喷药杀虫,减少害虫的虫口密度,防止病毒引起的交叉感染。
4、要防蚊虫叮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家蚕抗病力能力。不同的蚕品种对脓病的抵抗力不同,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综合考虑选择抗病措施。
【具体实施方式】
饲养过程中要经常用新鲜石灰粉、防病一号、抗菌素和灭蚕蝇等药剂进行蚕体蚕座的消毒防病,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蚕病损失,同时对新鲜石灰粉、防病一号等易变性挥发的药剂,要密封存放,用后袋口扎紧;在采摘毗邻其它农作物桑园的桑叶时,要做到先试后吃,严防因其它农作物喷药治虫引起蚕中毒事故的发生。
从2龄饷食起防病,自3龄起防蝇蛆;防闷热,要防热风吹;防饿蚕要少喂勤喂,夜里凉爽要多喂;自3龄起要每天除沙1次。上午8、9时准时收完蚁,随收蚁随喂;蚕将眠时要喂切叶,少喂勤喂,加网提蚕止桑,饱食入眠;小蚕的室温不能高于30℃,大蚕不能高于27℃;
蚕进入4龄盛食期或到5龄的第3天时将新鲜的豆浆洒在鲜桑叶上饲喂能减少用桑量,增加蚕体重,提高健蛹率。饲喂方法:将50克黄豆粉加入到1公斤40~50℃的温开水中,浸泡30分钟后将其制成豆浆,均匀喷洒在10公斤鲜桑叶上,每天中午及下午4时各添喂一次。
新鲜石灰粉、防病一号、抗菌素和灭蚕蝇等药剂进行蚕体蚕座的消毒防病,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蚕病损失,同时对新鲜石灰粉、防病一号等易变性挥发的药剂,要密封存放。
内吸型类农药中毒,可添食肾上腺素针剂一支加水一斤添食或添食糖水。废气中毒:轻度废气中毒可添食1.5%石灰浆澄清液,减轻中毒程度。
在上述实施完成之后,保持干湿差在2-2.5℃之间,从而起到防治脓病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珍治,未经肖珍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09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静叶片型面三坐标检测用装夹工具
- 下一篇:便携式机动发射冰凌爆破器